除了中国军队外,日军是二战期间为数不多的仍特别重视与大量应用白刃战的军队,这种重视不仅是战术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因此日军单兵的拼刺技术相对较高。 在国内长期以来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日军在进行白刃格斗前,会先将枪内的子弹全部退出,以防止在格斗中走火误伤,同时彰显武士道精神和拼死一搏的决心,甚至把退子弹的要求写进了《步兵操典》。 装备刺刀的日本军队 很多影视及文学作品中都沿用了这一说法,如国内早期拍摄的《血战台儿庄》、近期的《太行山上》,都有日军在拼刺前退子弹的镜头。实际上,这完全是误传。 首先,日军的主要步兵武器:30式、38式以及后期的99式步枪,都有完善的保险机构,通常的磕击不至于造成走火,而且格斗时右手握持的部位是枪托颈部,一般不会碰触扳机。 其次,日制各式步枪都是采用旋转后拉枪机的手动步枪,如果要将弹仓内5发子弹全部退出,就要重复5次推拉枪栓的过程,这一时间足够对方冲到自己面前,而且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各种战斗状态的转换非常迅速和突然,如果退光了子弹却又不需再进行白刃战,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捡起子弹并重新装填,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第三,各种版本的《步兵操典》中都见不到相关的规定,而如果这一做法真实存在的话,以日本人的严谨和对拼刺的重视程度,是不会不写入操典中的。实际上,在明治版本的《操典》上,反而明文规定在发起“白兵突击”之前要先进行一轮齐射,也就是要尽量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至少也要打乱敌人队形,以便在肉搏中占据先机,这时枪膛中留有空弹壳,更是避免了任何走火的可能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传说,是因为手动步枪的保险一般都在枪机上,站在一定距离外对手的角度上看,各种对枪机的操作的确是很容易混淆的,很有可能把关闭保险的动作当成了退子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