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身无长物 “身无长物”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说的是,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在外面住了一段日子之后回到了家里。同族的一个叫王忱的前辈去探望他,看到他坐在一张六尺长的竹席上,王忱非常喜欢王恭所坐的竹席,就对王恭说:“你刚从外边回来,一定有多余的竹席,能否送一张给我?”王恭当时也没有多说什么。王忱走后,王恭就派人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送过去。从此王恭自己就只好坐在草垫上了。后来,王忱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惊讶,就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所以才向你要。没想到你却将仅有的一张竹席送给了我。”王恭平静地说:“您还不太了解我,我在日常生活上,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身无长物”并不是说一个人没有任何优点,而只是说一个人身上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东西。可以这样说“身无长物”只是形容人的贫寒,如果把“身无长物”当作“身无长处”来看待,就会愧对一个美好的故事。 人物名片 陈世美,又做陈士美,是传统戏曲《秦香莲》、《铡美案》中的人物。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陈世美的形象与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祺半夜追杀。韩祺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陈世美之罪却苦无实证。陈世美假意接秦香莲回驸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莲在休书上盖印。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朋家夫妇,途中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该故事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戏剧有京剧、秦腔、豫剧、海丰白字戏、海丰西秦戏,也是潮剧经典剧目之一;影视有93版《包青天》第一个单元故事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