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利用鸽子而诱击宋军的战役,奠定了辽、宋、夏的三国鼎立局面,从而使宋朝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也逼迫北宋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军事压力,为北宋覆亡埋下了伏笔。主战的韩琦因为所用非人,不得不下令退军,途中,阵亡将士亲属数千人号泣于马首前,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说:“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当时哀恸之声震天动地,韩琦掩泣驻马不能行进。得意忘形的李元昊胜利后十分张狂,使人作诗,投掷宋境,讽刺说:“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李元昊虽一代人杰,知兵善战,但此举太过小肚鸡肠,且欺人太甚,士可杀不可辱,反而激发了宋军同仇敌忾的志气。 鸽子何其无辜也,但以鸽子而名闻古代战争史的“好水川之战”,却使宋廷“关信大震”,宋仁宗也“为之吁食”,韩琦虽非亲自指挥,但其用人不当,贸然出击,其咎难辞,战后宋廷追究败军之责,撤去了夏竦的职务,韩琦、范仲淹也被调职他用。后来,仁宗采用范仲淹建议,重新起用范、韩二人,共同驻守甘肃,好水川败后,韩琦始信服范仲淹守议,两人同心协力,互相声援。由于两人守边疆时间最长,又名重一时,人心归服,朝廷倚为长城,故天下人称为“韩、范”。边塞上传诵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这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利用鸽子作为传信而最终以李元昊获胜的战役,很少被人探知,只是被纪录在历史的夹缝之中,散见于《宋史列卷第二百四十四》李元昊传中,而做为一代开国皇帝西夏国创建者的李元昊,这场集智谋韬略和勇气而获胜的杰出战例,丝毫不亚于史上任何一位名将,只是不知道后人在修《西夏国史》中,是否以本纪形式载于史册中而大放光芒,《宋史》的编撰者脱脱显然是过于重视中原文化,而略显得有些慢怠李元昊了,对这位雄才大略又穷兵赎武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奇才稍显不公。其实西夏鼎盛之时,其版图并不亚于北宋疆域,李元昊被叫做撮尔小国寡君,后人实在是有些小气,鼠目寸光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