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蒋介石悬红捉拿的对手价位:有一个人竟值百万!(4)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相关阅读:

传奇爱国志士王亚樵,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行刺侵华日本关东军总司令、上海侵华日军总指挥白川义大将、陆军中将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梁、宋子文、蒋介石等,蒋介石曾悬赏100万大洋的天价缉拿他。但这样一个古今中外无人出其右的“暗杀大王”,最后却不幸死于别人对他的“暗杀”内幕,却鲜为人知。

王亚樵(1891.1—1936.9.2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暗杀行动策划人,曾筹划过对蒋介石、汪精卫、李顿、宋子文、徐国梁等数十名侵华日本将军、国民党要员、汉奸的刺杀行动。

“第一杀手”震惊海内外

王亚樵,字玉清,号九光,又名王鼎,1889年1月,出生于安徽合肥北乡(今合肥市瑶海区石磨乡)。其父王荫堂是一位乡村医生,粗通文墨,耕读传家。王亚樵自幼入私塾求学,聪颖过人,十七岁时,应童子试,名列前茅。嗣后,王亚樵不满清廷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激于民族大义,加入同盟会,奔走反清救国。武昌首义胜利,王亚樵召集志同道合者,成立庐州军政公府,任副都督。事败后,1913年亡命上海,白天做苦工,夜晚露宿街头,为人机敏刚强,嫉恶如仇。1915年,王亚樵晋见孙中山,投身护国讨袁之役,旋上书孙先生,建议以暗杀手段铲除军阀,再造共和。孙中山批驳他说:“解决革命,应以武装力量彻底推翻其组织,不在于杀死一两个人。”

王亚樵见自己的“暗杀革命理念”,不被孙中山接受之后,仍然坚持己见,活跃在上海、南京、安徽、广东、广西、香港等地,成为一个专门从事暗杀活动的传奇式人物。王亚樵出走上海,在安徽籍上海工人中成立了“安徽劳工上海同乡会”,并出任该组织首领,不久便拥众数百人。他们人手一把斧头,几百把斧头顿时把上海滩搅得昏天黑地,“斧头帮”从此声名鹊起。有了自己独立的组织和势力后,王亚樵放手实施他的“暗杀理念”,开始了“暗杀大王”生涯。他挥刀举枪马不停蹄,不论封建余孽、反动党政要人、日本鬼子、流氓恶霸杀、汉奸特务,只要他认为该死的,没有不敢杀的,他成为许多人谈之色变的“民国第一杀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王亚樵致力于暗杀,无论是手段还是目的,都与中国共产党并无共同语言。但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是同情的。据王亚樵当年的学生、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人物华克之回忆:1931年底,中共地下党主办的《红旗日报》被查封,华克之因而向王提议:“九哥,你买个印刷厂送给共产党吧,你就给革命立了盖世之功。”王二话不说,不出三天,筹款万元交华转递,使《红旗日报》得以继续出版。一年后,印刷厂又遭查封,王亚樵再次解囊,赎出被关押的工人并安置好他们的出路。此外,王亚樵还曾为去延安的同志提供路费,出资援请律师帮助被捕的共产党员辩护等等。

王亚樵在国民党政界要人眼中,他是“暗杀党”、“帮匪”;江湖人士羡其效法孟尝门客弹铗而归,麾下举火待食者众多,侠肝义胆,誉之为“上海滩上小孟尝”;上海租界当局警务部门的档案中将他称之为“一个臭名远扬的刺客,若干政治谋杀案的主谋人”;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说:王亚樵是“戴笠早年最头痛的劲敌”,“对四大家族的安全很具威胁,戴曾千方百计想除此心腹大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