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75毫米山炮是大炮:解放前的条件重炮只能靠进口(2)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影视中这方面的错误最多也最显而易见。比如前几年的主旋律《长征》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几场戏,就用近景甚至特定镜头表现出红军手中的斯登式,让人瞠目结舌。当然还有大量的抗战题材的影片,象什么《新四军》呀、《太行山上》呀等等,也频繁地出现斯登式,好象这在文献中频繁出现过的当年的“花机关”就真的是斯登式似的。
     花机关是国人对德式MP18或MP28及它们的仿制品的俗称,也根据译音称作“伯格曼”、“白格门”等,在川军中往往将其称作“虼蚤笼笼”,在粤军中则往往称作”猪笼机”,但用的最多的,仍是花机关。该枪诞生于一战后的德国,是世界上第一支实用的冲锋枪,后来被多个国家仿制,但仿制此枪最多也是在实战中使用最多的,却是中国。
     国内最早生产伯格曼冲锋枪的应该是上海兵工厂,估计是在1923年左右开始生产的,之后沈阳、大沽、巩县、汉阳等厂亦先后生产。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军阀控制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一窝蜂似的生产此枪,出品甚多。四川有个小军阀罗泽洲,拥兵不过一师之众,在各路川军中不过是老幺而已,但就这么一个袖珍级别的小军阀,他就曾设厂专门制造伯格曼并大量出品,曾编制有一个全部装备花机关的手提机枪了团。冯玉祥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时,既穷困,为时又极短暂,照想象,是根本不可能设置兵工厂的,但他居然也设厂生产出了花机关。红军游击区的情况绝对不会比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强,可它也有生产花机关的纪录。闽南有个豪强土匪高为国,不过是个地头蛇而已,但就是这么个地头蛇,他竟然也生产出了花机关。


     那时各路诸候,都爱用花机关。冯玉祥的手枪旅、张宗昌的警卫旅,基本都是整团整营的装备此枪。黄埔学生军东征之棉湖一役,当战况岌岌可危,蒋介石濒临绝望之时,就是何应钦亲率全部装备了花机关的卫士排向敌逆袭,才使战局转危为安的。十年内战时期,卫立煌曾经陷入红军包围,面对蜂拥扑来已经近及数十米的红军,也是卫的特务连用二十响与花机关猛烈扫射,才得以脱险的。红军史上著名的抢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战斗,红军突击队装备的也还是二十响与花机关。
     在二三十年代,花机关是那一战争史上当之无愧的明星极武器。在文革前的老电影如《金沙江畔》、《党的女儿》、《突破乌江》中,都有此枪的身影,这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符的。可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导演们的轻浮,也许是欺观众对历史的淡漠,也许是花机关作为道具不好寻找,本该是花机关的戏却全让斯登式给占了,比如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这两次著名战斗,花机关的使用都是确凿无疑的,但新拍影视中出现的却全是斯登式。当然,作为艺术的电影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或出于导演的偏爱,如果在剧中把花机关改为当时已经出现的汤姆逊,这并没有什么不可,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飞夺沪定桥、强渡大渡河那个时候,斯登式还远远没有诞生呢。
     斯登式是英国在二战中的1941年仓促生产的一种战时冲锋枪,后又有过多种改型,生产最多的是2型,于1942年生产,并在加拿大等国委托生产。中国在抗战后期也曾在加拿大定制该枪,但这批加拿大造运到中国时,抗战却已经结束。所以,不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红军勇士们不可能使用该枪,就是皖南事变时的新四军和牺牲于太行山上的郝梦齡也是不可能使用该枪的。
     斯登冲锋枪生产工艺和成本非常低,所以出品特别多,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曾大量装备,因为解放战争的进展出了奇的快,因而解放军手中的斯登式增长的也特别的快,到了解放战争后期,有些解放军连队中的斯登式已经达到了三四十支,老电影《董存瑞》、《智取华山》、《沙漠追匪记》等中,便有大量斯登式的突出表现,这是与历史史实史相一致的。因为这枪基本都是解放战争中生产的,所以不象生产于二三十年代的花机关那样产生过度的磨损而报废,于是它就成了解放后民兵的武器,一直到七十年代,民兵手中的斯登式仍然极其的多。我们今天的导演往往都是狗屁不通的,看到这枪是老枪,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张灵甫与张宗昌到底谁在先谁在后,更不知道伯格曼与斯登哪个先出品哪个后出品,反正看那弹夹都是从枪身左侧装进去的,而且找一支伯格曼大概比找一百支斯登式还要难,于是就不论是张宗昌的兵还是张灵甫的兵,反正都姓张吗,给他们用就是了。
     在中国MP18和MP28冲锋枪不但从外国进口,也在国内多家兵工厂生产,在当时冲锋枪并不是被称之为冲锋枪而是叫做手提机枪,并且拥有一个中国式的俗称:‘手提花机关枪’,源于它可以如机关枪那般连发射击,以及枪管外套筒上很多散热孔。1920年代的中国,由于军阀内战而被实施军火禁运;所以伯格曼冲锋枪多从走私渠道引进,在中国的银幕荧屏上MP18冲锋枪往往被导演忽略,在反映特定时代的影视剧中,士兵手中的武器往往成了不合事实的M3、斯登式等,现有剧中出现的MP18大多是道具师根据其外形而改造的,当然,MP18出厂时代久远留存到今天的大部分已经在博物馆供人参观,道具师有心改装道具MP18已经是对观众和历史的负责了。
          说明mp18原品枪的缺失,除了为了普及枪械知识,也是一种基于现实因素,只能期待道具师对于斯登冲锋枪的改装能够更加的趋近于mp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