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主将笠原幸雄和两个陪同官,对主受降官杨宏光,恭敬肃立,聆听宣读用中、英、日三国文字写的中国战区第一号训示令。读完后,由笠原幸雄在受降证书上签字。从签字之日起,九江地区日军司令部改为善后联络部,日军各级指挥官即失去指挥权,不得发布任何命令,不得批示任何公文,只能按照中方训令遵办。 受降仪式上,笠原幸雄将自己腰间的佩剑解下献给父亲。在九江投降缴械的日军,有步兵第十三、第五十八两个师团及步兵第二十二、八十四和八十七等旅团,还有海军、空军各一部及后勤机关、野战医院等。 解除武装的日军大部分被指定在湖口、彭泽等地,还有一部分在长江北岸湖北省的贵梅境内集结,待命遣送回国。 为了搞好接收日军所缴物资的工作,新三军特别成立了接收处,下分武器、弹药、器材、车辆、船舶、马匹等组,所有接收事宜大约进行了两个星期。 1945年9月下旬,新三军裁撤,父亲调任第6兵团副司令官,卷入内战漩涡。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父亲在第6兵团医院住院,随医院院长白尚文等人一起投诚,后送江北解放团学习。 两天后,60军在曾泽生军长率领下举行了著名的长春起义。1949年9月,父亲回滇,于12月9日在昆明随卢汉起义。1950年6月,父亲在昆明病逝,终年58岁。 江西已修复滇军墓园 前几年的一天,我突然接到讲武堂文馆所给我的电话,说是新三军一名烈士的后人发现在江西有新三军的烈士墓,想找我谈一谈。到那时我才知道阵亡的673人埋在高安。 我之前走访父亲的老同事时,曾经就有人提到在长沙会战时,新三军牺牲了600多人。但具体埋在哪里,由于年代久远、父亲的老同事年事已高,已很难说清楚具体位置了,直到我与烈士的后人杨选昆先生交谈后才知道。 原来他的父亲杨材龙(音)是滇军的上尉连长,在高奉战役中牺牲。他一直知道墓地的线索,前几年特意去到江西高安,去档案馆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找到了墓地,还找到了当年的守墓人。 今年四月,江西省高安市委统战部向云南省委统战部发来了《关于高奉战役抗日烈士公墓修复情况向云南省委统战部的报告》的公函。 1941年12月,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军十二师(滇军)为拦截日军进犯长沙,在高安、奉新一代奋战十数昼夜将日寇击败。十二师死亡官兵673人,后搜集阵亡将士尸骸火化,将骨灰装于坛内葬在高安市龙潭镇老虎山,建立国殇公墓。文革中公墓遭到破坏,但坟冢保存了下来,安放骨灰的坛子丝毫没有损坏。 2014年上半年,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对龙潭镇老虎山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的修复作了批示,随后江西省委宣传部领导高度重视,到实地对公墓重修作了部署。 2014年6月,高奉战役抗日烈士公墓陵园修复工作开始,历时大半年,总投资300万元,至目前已基本修复完成。 高奉战役抗日烈士公墓陵园占地约19.9亩,园区分广场、祭拜区、墓茔区。在祭拜区中心有一座形如军刀、高8米的纪念塔。正面刻着“陆军新编十二师第三次长沙会战高奉战役阵亡烈士公墓”鎏金隶体大字。塔基正面有父亲的题词,两侧镌刻的是英烈们的名字。 4月19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在高安的墓地开追思会,我应邀前往。第一次看到了修缮一新的滇军墓园,看到了父亲在塔基上的题词:“高奉杀敌,舍死亡身,忠勇壮烈,绩著仁战,长眠龙潭,永留勋名。” 口述人 杨儒圣 滇军将领杨宏光之子 出生日期1947年 父亲杨宏光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并成为滇军将领,出征参加台儿庄等战役 籍贯绥江 现居住在昆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