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刘备遗嘱暗藏什么玄机?白帝城托孤的惊天阴谋(8)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NO5.杨仪

诸葛亮病逝前线,对于驻守五文原的蜀汉大军而言,是个空前危机。主将去世全军士气势必低落,是否能安全地从敌军的监视下,脱险而退,便是诸葛亮临死前最为忧虑担心的事了。魏延气盖三军,姜维智勇双全,王平经验老到,费讳协调力佳,但诸葛亮认为他们可能都无力掌握大局撤兵的规划,需要审慎紧密的思考及行政能力,诸葛亮左思古想,最后仍然选定备受争议、人缘不佳的行政高手——首席参谋杨仪。在北伐前线中,诸葛亮最需要的两个人,便是杨仪和魏延了。这一文一武之才几乎、是蜀汉北征军之宝,偏偏这两个人都情才做物,彼此争执得非常厉害。五丈原病重时,诸葛亮在衡量各方面得失利害后,仍派杨仪指挥共监督撤军工作,果然杨仪发挥了过人天才.领导蜀汉大军迅速脱离险既不过,也因而发生魏廷不服命令,兵败被杀的悲剧。但诸葛亮生前,对杨仪个性猖狭、与人不和的毛病深为头痛。他深知这种人只是高明的幕僚,但绝非优秀的领导人。因此他途命中安排的继承人,是个性豁达的蒋现。当他知道诸葛亮同意的继承人是蒋琬时,大为不悦,不但公开蔑视蒋琬,更为自己未拥实权,强烈地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杨仪的激烈反弹,立刻造成蜀汉新政权的不稳,蒋琬在无可奈何下,只好派遣和杨仪交情较好的费伟前往安慰。想不到杨仪见到费伟,感触更多,甚至目出恶言,略带威胁和埋怨表示:“当时丞相(诸葛亮)去世时,我如果举军投降曹魏;反而将会得到大功劳绝不会像现在一般的落寞;真是让人悔恨的结果呀厂费伟大惊,不敢隐瞒,立刻向朝廷密告。蒋藐琬惜杨仪功劳于建兴十三年。免其死罪,仅废为庶人,流放汉嘉郡。。想不到杨仪却认为是奇耻大辱,决心赴死,他变本加厉,上书公然指责朝廷不公平,词意相当强悍而不驯,蒋琬不得己之下,命郡令逮捕杨仪,杨仪在狱中自杀而死。

诸葛亮数次出军,杨仪常为其规画分部,筹度粮谷,处事极捷。因此一应军戎节度,皆由杨仪取办。前军师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性格矜高,当时军中众人皆避而下之,唯独杨仪肯不假借于魏延,魏延因此忿怒,二人势如水火。不久诸葛亮病卒,杨仪等部领全师还朝,又诛魏延。杨仪自以为功勋至大,当代诸葛亮秉持朝政,但诸葛亮遗意在蒋琬。杨仪回都,拜为中军师,并无实际统领,但止从容无事而已。杨仪深深不忿,常发怨言,后军师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妻子还蜀。

杨仪的优缺点都很突出:一方面他很有才干,他在随诸葛亮北伐中,每次兵出,“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诸葛)亮深惜仪之才干”(《三国志·蜀书·杨仪传》)。另一方面杨仪心胸窄狭。任尚书时与尚书令刘巴不睦。

才能高而眼光浅杨仪受关羽派遣见刘备,刘备就和杨仪谈论天下大势,刘备觉得杨仪是个人才,很喜欢他就任命他为左将军兵曹掾(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三国志·杨仪传》)大家都知道刘备有3个强项1是哭2是跑3就是挖掘人才的本事大,想想当年,关羽和张飞,所以刘备看上的人都不会是一般人。诸葛亮出征经常让杨仪做计划部署,杨仪也是很快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所以连诸葛亮都很欣赏杨仪的才能。

眼光浅体现在刘备征东吴时,杨仪因为和刘巴不和被降职,(”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三国志·杨仪传》左迁就是降职的意思,但至于降职的原因不得而知,估计就是二人之间有一点性格上的矛盾,这一点肯定是杨仪没有看到刘巴作为上司时手中所掌握权力的结果。)杨仪又向来和魏延不和,(这矛盾仅仅是因为杨仪不愿意恭维魏延)而诸葛亮让蒋琬来继承他后,杨仪仅仅提升为”无所从属“的中军师。杨仪感觉这种待遇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他认为自己入仕比蒋琬早,才能比蒋琬强,功劳比蒋琬高,所以大发牢骚。请各位想想,自己辛辛苦苦跟着领导干了大半辈子,最后却被朝廷给明升暗降,能心服么?这种牢骚倒也是情有可原,只不过杨仪没有看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只不过发的不是时候,才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