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李腾芳认为,高拱与张居正一样也是功绩卓著的政治家。他指出:“新郑、江陵两公皆负不世出之才,绝人之识。本以忠诚不二之心,遭时遇主,欲尽破世人悠悠之习,而措天下于至治。其所就虽皆不克终,然其所设施,亦已不可泯矣。”他高度赞扬高、张的才识,认为二公的改革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

明末清初,史学家对高拱也持肯定态度。支大纶言:“高拱当鼎革之日,居保济之任,开诚布公,周防曲虑,不阿私党,即古社稷之臣,何以加焉。”陈治纪说:“且夫新郑公之德,允为治安良相。”谈迁说:“新郑始志,不失为社稷臣。”傅维麟说:“高拱以藩邸腹心,得君行政,慨然以综核名实为己任。其所条奏,铨政边才,凿凿可施之当今。练达晓畅,救时贤相也。”孙奇逢指出:“公于诸边情形,无不熟谙而洞悉之,故边人有事来请,公辄为指示方略。政府不谙边务,而边人能立功于外者难矣。”孙氏认为,高拱不仅功绩卓著,而且也是廉洁自律的清官:高拱“秉心易直,确有执守,夙夜惟以国事为念。自辅储至参钧轴,历三十年而田宅不增尺寸”,“中州家范之严,咸称高氏。”王鸿绪也说:“自是三十余年,边陲晏然,拱之力为多。”由上可见,当时许多史学家都认为高拱是“社稷之臣”、“治安良相”或“救时贤相”。

高张对立、绌高袒张的观点,至清代还有所反映。顺治四年(1647),有人认为张居正身后之祸是“高新郑构之也”。对此,翰林宋学洙驳斥道:

尝考新郑罢相,固在江陵壬申(1572)柄政之初,而新郑捐馆,实在江陵戊寅(1578)葬亲之岁。江陵壬午(1582)薨时,新郑亡已五年矣,安得谓甲申(1584)之难,发于新郑耶?

不仅如此,宋学洙还分析了隆庆末年高、张友情分离的原因,言:“其构新郑也,救徐文贞也。文贞为江陵馆师,又拜相之荐师也。考江陵拜相谢文贞时,文贞面嘱之曰:‘家国之事,一以奉託。’则安知非虑新郑之构己,而託其相庇乎?高公再相,徐果受陷,三子被逐,拟破其家。文忠用智用愚,阴持四载。徐公之狱未即成,而穆宗晏驾。故江陵机罢高公相,而予徐公以安,所谓国士之报也。江陵岂不爱新郑者,权其师友之重轻,遂不能置身于两厚。”宋学洙以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有关7封书信、《答高中玄相公》有关10封书信为论据,说明张居正重师轻友、不能两厚的处世态度正是导致高、张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这一见解是合乎情理的。

康熙七年(1668),新郑知县湖北江陵人李永庚与张居正是“世戚亲旧”,但却没有褒张贬高的偏见,对高拱有着正确的认识。他指出:

公(高拱)与予乡太岳张公,同以名相,显重当时。其揆辅表见,勒在史册,皆所称贤豪大人也。仰典型者,莫不知曰江陵、新郑云。但江陵威重,新郑笃实,其心同正,……而进江陵者退新郑,进新郑者退江陵,均之不知江陵、新郑者也。

李永庚认为,高、张虽各有短长,然“其心同正”,都可称为名相贤豪。如果将其对立起来,就不能真正理解二人。正如他说:“予生于江陵,且与相国(居正)世戚亲旧,尝悲其事;而诵前史,识往哲,又未尝不雅重新郑,愿为之执鞭也。”

魏源也指出,高拱等人促成俺答封贡互市的实现,不仅结束了明朝与蒙古各部兵戈相加的战争局面,而且也开创了清朝和平安定的局面。他说:

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驰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

张廷玉等人撰修的《明史·高拱传》,一方面称赞“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并对高拱在清整吏治、选储人才、安边强兵等方面的显著政绩给予了基本肯定。但另一方面又指出高拱持才自傲及其性格缺点:“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性自而傲”。这一评价,显然是受到了传统的“褒张贬高”的影响所致。

三、“尚通”、“尚实”的著名思想家

如果说明清时期对高拱的评价,重点在于肯定他的改革功绩和经世才能,是与张居正并驾齐驱的“救时贤相”,那么近现代学者在肯定他的改革政绩的同时,又重点评述了他的“尚通”、“尚实”的气学哲学和实学思想,认为他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廷相气学思想的继承者,是批判宋明理学的“博学精虑的思想家”。

著名史学家邓之诚先生认为,俺答事件的圆满解决是高拱靖边实践的巨大功绩,指出:

高拱以招致俺答一事为最成功,虽成于王崇古,而主持者则拱也。隆、万以后,鞑靼扰边之患遂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