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明末抗倭平缅的猛将刘綎是如何被努尔哈赤阴死的(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用这样的军器上阵,令人揪心。
    而有些南兵手无兵刃,所用武器,只是削尖的毛竹。
    从朝鲜邀合来的那一万人三千人也安排在刘綎军中,这些朝鲜兵的装备更差,“朝鲜兵皆披纸甲、柳条盔”(《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能有多大的作战能力?出发前,杨镐还嫌不够恶心,派两名亲信二人到刘綎军中督阵,恶狠狠地宣称,“刘若逗留,则当总领东路马军”,准备随时剥夺刘綎的兵权。
    刘綎知道杨镐摆明了要整自己,却不争辩,他在四川任职多年,手下有数万骁勇生猛的川军悍旅,他向杨镐请求:“若得两三万川军,俺可以独挡奴酋!”想等自己的川军集结再行出兵,遭到了杨镐的断然拒绝。
    所以,发兵时,年近花甲,两鬓斑白的刘綎不无遗憾地对朝鲜元帅姜弘立说:“杨爷与俺目前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恩,当以死相许!而二子时未食禄,故留置宽奠矣。”(《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语气中充满了伤感、悲壮和落寞,令人动容流涕。
    话说回来,刘綎军的任务是配合杜松军佯攻,而努尔哈赤也判断出了主力是杜松军,因此只派了五百精骑来阻挠刘綎军。这样,刘綎军自宽甸出塞,过晾马佃,连克牛寨毛、马家寨,深入到榛子头,并没遇上后金一兵一卒,一直到了董鄂路,才与努尔哈赤发来的五百骑兵狭路相逢。刘綎一军装备虽然简陋,但要对付这样的五百人,不过是小菜一碟。一番厮杀下来,很快就料理了这支八旗骑兵。
    
    三月二日午后,大雪初霁,天气放晴,但仍然十分寒冷,刘綎率领的明军为多步兵,主要来自川、湖、浙、福等省,不能适应辽东严酷的气候条件,加上孤军深入,粮草也渐渐不能及时供给,行军异常缓慢,好不容易渡过了浑河,前面就是努尔哈赤在深河沿线由牛禄额真托宝、厄里纳、厄黑乙布防的托宝大营。
    刘綎误以为这是努尔哈赤的主力,挥军猛扑。川兵和浙兵极其凶悍,很快就将托宝防线冲垮,击溃后金兵将两千余人,厄里纳、厄黑乙二人战死,大贝勒代善的马腿被刘铤砍断,坠马逃脱。
    首战,战果还算辉煌。然而,刘綎大感失望,因为,仅仅两千多人,就证明这不是后金的主力!
    事实上,这个时候,后金的主力正与左翼北路马林明军发生酣战。当然,刘綎一无所知。他继续孤军深入。因为行动缓慢,所带的粮草已经用完,“三军不食,今已屡日”(《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三月三日,刘綎军进至距赫图阿拉约70里的阿布达里冈(今辽宁省新宾县榆树乡嘎巴赛村南十里,与桓仁县交界处)。 这时,努尔哈赤已经从尚间崖撤回,在阿布达里冈布下伏击圈。
    三月四日努尔哈赤为了让刘綎走入自己的伏击圈,又耍了一个阴招。他用降顺汉人装扮成杜松军卒,拿着杜松的令箭去诓刘綎。该令箭是杨镐授给杜松专门用“以驱策偏裨者”的,努尔哈赤并不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