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说服者在掌握了足够令人信服的论据后,通过开展缜密、系统的分析进行论证说服,这种直捣黄龙的说服途径就是中心途径;另一种则是不从论据着手,而是从情感、感觉、价值认可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这种曲径通幽的说服途径就是外周途径。 为了更好地理解?两种说服的途径并正确地区别,我们再来?例说明。比如美国在进行总统选举的时候,选民被候选人的容貌、神态、气质、魅力打动而投了他一票,那么,选民就是被总统候选人的外周途径说服了。反之,如果选民是因为理解并认可候选人的各项施政方略而投了赞同票,那么,选民就是被总统候选人的中心途径说服了。再比如,如果我们购买某一样商品,是因为看了电视上明星所做的广告,那么,这也是一种外周途径的说服。反之,如果我们是因为了解了商品的功效确实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才进行购买,那么,这就是一种中心途径的说服。 换言之,我们也可以将说服的中心途径称之为理性说服,而将?服的外周途径称之为感性说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说服方法和技巧都包含在这两类说服途径之中。 那么,此时的刘备该采用哪种说服途径呢? 他只能采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感性说服。因为他根本没有掌握任何的论据来解释自己的清白和无辜。 刘备只用了一句话就把自己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刘备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说:“我自从在徐州被曹贼打败,连老婆孩?都丢了,不知下落。怎么会知道关羽是在曹贼手下效力呢?况且,天下有多少面目相似的人,难道红面孔、使大刀的就只能是关羽吗?明公您一定详查,不要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啊!” 刘备没法通过有力的证据和理性的分析来洗清自己,他只能以“情”动人。这个“情”就是人之常情。 刘备狼狈不堪,战败来投,确实是连老婆孩子都没带来。这一点袁绍是很清楚的。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在一般人看来,尽管兄弟之情也很重要,但总也没有老婆孩子重要(在当时的年代,老婆的重要性可能要差一点,但是孩子的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刘备用老?孩子的重要性来和兄弟关羽的重?性作对比,言下之意当然是老婆孩子更重要。 现在,刘备连老婆孩子的下落都没有搞清楚,那么,他不知道关羽的下落(是否投降了曹操)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袁绍其实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有一次,他手下的谋士要他趁曹操远征他人之时赶快进军抄曹操的后路,即可成就霸业,但正好他最钟爱的小儿子得了重病,生命垂危,袁绍就说:“我最疼爱的这个孩子眼看要死了,我也想跟着去死,我哪里还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啊。”这件事说明,袁绍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他显然是个有爱心的家长。这在当时的?代,也算是难得的了。 刘备的感性说服,触动了袁绍内心的感性因素。从而,刘备后面的那句“天下面目相像者很多,未必红脸使刀的就是关羽”也就起了作用。袁绍觉得他说得非常在理,马上就回心转意,改变了自己前面的决定,当场将刘备释放,再次奉为上宾。 这场风波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