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雍正皇帝死后三十五年之时,他的遗诏被俄国人看中,由早期汉学家阿历克谢·列昂季耶夫译成俄文,发表在诺维科夫创办的讽刺杂志《爱说闲话的人》1770 年7月出版的第二期上,题为《中国汗雍正给儿子的遗嘱》。过了两年,即公元1772年,列昂季耶夫编成他的中国译文集出版,书名为《 中国的思想》,再次收入了那篇“传子遗诏”,从而使该文继续流传,广为知晓。 雍正皇帝的那篇文字原题为《雍正遗诏》,见于《清世宗实录》卷一五九,页二十至二十四。是雍正皇帝对继承者乾隆等人的遗嘱,作于公元 1735年,即雍正十二年。 那么,俄国人看中它的是什么呢?原来就是雍正对自己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说的“朝乾夕惕,励精图治”的话,就是期望未来的乾隆皇帝能够“勤求治理,抚育蒸黎,无一事不竭其周详,无一时不深其祗敬……大法小廉,万民乐之”。应该说,这也是当时俄国人期望于“明君”的最高理想。 当时恰值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当政。这位女沙皇即位之初,便作出姿态接受“启蒙思想”的指导,标榜“开明君主”制度,提倡文学创作自由,编辑出版杂志,并亲自执笔,在俄国社会煽起了颇为强劲的启蒙主义思潮。而叶卡捷琳娜所要接受的“启蒙思想”指导和“开明君主”制度,所指的正是中国的大清王朝和大清王朝的雍正皇帝。 《爱说闲话的人》杂志主编诺维科夫正是启蒙主义的代表作家,他把雍正对皇太子们的遗嘱当作“ 开明君主”的原则来宣传,在他们心目中,雍正的话当然是理想君主的行为准则。于是,这些宣传便深深地感染了这位俄国的女沙皇。 但是,俄国的现实又与女沙皇叶卡捷琳娜的宣告相去甚远。叶卡捷琳娜为标榜自己的“德政”,甚至写信告诉伏尔泰,说在俄国农民如果想吃鸡就 可以随意吃到。而现实是农民在大批破产和死亡。 诺维科夫办讽刺杂志宗旨是揭露讽刺具体的社会丑恶,施以无情的鞭笞。但是雍正的遗诏中并无讽刺的话语可以引用,相反,倒是有他描述的君主正气:“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以端风俗,以肃官方。”显然,雍正皇帝在俄国人的心目中,又是一位理想的君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