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路炮兵团里,我们是耳目,我们是口鼻,我们的同志勇无比。剪形镜、经纬仪、小平板、测远机……”,时至今日再次唱起《观测队队歌》时,90岁炮兵出身的张欣老人,情绪亦如当年般饱满激昂。 8月26日,沈河区盛华苑小区,张老在女儿家中与我们慢慢忆起往事—— 辣椒面炮弹呛得敌人叫苦不迭 1940年8月20日,我们炮兵团也参加“百团大战”。我在炮兵团教导营,主要就是配合步兵在华北的北宁、同河、正太等主要铁路交通线上进行破袭战斗。 团里有个神炮手叫“赵章成”的,不需要观测镜,用手一比划就能锁定目标的方位。他还把辣椒面灌到炮弹里,那炮弹一炸开,辣椒面漫天飞,把敌人呛得丧失了抵抗能力。 一次,我到上皇堂村侦查,亲眼见着日军把老乡房子全烧光了。我手里捏着手榴弹真想一下子扔下去。当时又冷又饿,衣服全都湿透了,但只能一动不动挨到天亮。在全队集合到村南头空场晒太阳,等着吃一锅煮土豆时,黎城方向日军打来两发炮弹,直接在锅边炸开了。土豆一口还没吃上,部队又开始忙着转移。当天晚上关家垴战斗,日本“钢丝大队”被我们全部消灭。 参军领到的第一件武器是大刀 打小我就是穷苦出身,我一心想的是当八路。1938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我和村子两个同伴,偷摸到崖王村已参加八路军的同乡王汉荣家里,准备在黎明时投奔八路军。 当经过我们村子西头时,不知道从哪儿得到消息的父亲站在路旁喊着我的名字。他手里拿一件白上衣叫我穿上,我怕父亲不同意我参加军,连看父亲一眼也没有,只顾低头往前走。耳边传来的是父亲不停地喊叫我的名字,那一天我离开了父亲,离开了我的家乡,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到了部队,我领到第一件武器就是“大刀”。随后我当上了一名炮兵观测员,从此打击日寇的武器从大刀换成了大炮。 屯垦南泥湾一天能干12个小时 1942年,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部队在敌后活动更加困难。 上级决定我们炮兵大队从军事学院回到了南泥湾炮兵团。首先解决住就需要打窑洞,那时兴比赛,一个班平均七天就能打一个窑洞。从烧石灰到制作门窗,都是自己动手的。几个月的光景,一孔孔光线亮堂、洁白漂亮的窑洞和伙房、俱乐部都盖好了。 有了住的,又投入了紧张的冬季军事训练。同时利用冬训空隙,到山上割柳树条子,编筐编篓、砍镢头把。第二年一开春,我们每人一把镢头,没有牲畜、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力拼呀,一个人平均开荒十五亩,一天能劳动12个小时不停歇。除了吃饭就是在开荒,人人都在比赛。我有一天曾创造了二亩半的好成绩。 1923年出生于陕西临潼 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总部直属炮兵团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时在炮62师606团任政治处主任 1985年离休 由于身体的原因,90岁的张老已经不能独立行走了,但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讲述的过程中依然精神矍铄。女儿张晓莉说: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的老父亲,打了一辈子的仗,得了不少勋章,在他有限的记忆力里,多数留下的是这些战争年代的往事和经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