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抗日之举 1927年4月,蒋介石清党,杜月笙在上海助之。4月11日晚,设计活埋工人领袖汪寿华,指使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而抗日战争,杜月笙却功莫大焉。 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仅月余,就筹集到救国捐款15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前方抗战。他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用以劳军。八一三抗战后期,得知谢晋元团缺乏食品,仅用一天时间,即向谢团送去20万个饼。他主动将杜美路的私宅,借给财政部“劝募委员会”作办公地点,发动与组织上海各界力量,认购救国公债7500万元,占全部发行量1/6。 他还弄到军中急需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中共将领。并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要求,将从荷兰进口的一千套防毒面具,赠送给晋北前线的八路军将士使用。 杜月笙还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八一三抗战爆发不久,戴笠奉蒋介石之命,与杜月笙合谋,利用帮会组织苏浙行动委员会。其中三个支队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门生,支队成员因帮会关系而参加。 上海沦陷后,蒋介石为阻止日本海军,大规模溯江西侵,提出封锁长江计划。杜月笙率先指令自己大达轮船公司,开出几艘轮船行驶至江面凿沉。其他轮船公司也纷起响应,凿船沉江,阻塞长江航道,迟滞了日军进攻。 四、失落晚年 1948年春,蒋介石为挽救财政危机,派蒋经国到上海实行改革,要求法市外币及金银,一律兑换成金圆券。杜月笙之子杜维屏没有完全照办,被蒋经国以投机倒把罪逮捕,判六个月徒刑,杜月笙明白,自己大势已去。 1949年,杜月笙想去法国,希望蒋介石给他办护照。老蒋说,护照可以办,先交15万美元手续费,杜月笙仰天长叹。 1949年4月,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共产党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纠结之后,杜月笙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前往香港。 杜月笙晚年,拿出多年来别人写给他的各种欠条,全部予以烧毁,并告戒后人不得追讨余债。其中光是王新衡,就欠杜月笙500根金条。杜月笙去世时,只留下10万现金,每个老婆各拿一万,儿子一万,未嫁的女儿六千,已经出嫁的四千。 杜月笙去世前一句话是:“我没希望了,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