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6军到达南京后不久,何应钦也赶往南京,一面布置受降事宜,一面指挥日伪军协同国民党部队严密布防,阻挠中共武装力量参与接收。为了反对共产党力量在南京区域参与受降,他不惜借用侵华日军之手,命令日军可对“共产党军队进行武装自卫”。何应钦把南京周边铁路的守备“交还”给原来的日本守备部队负责,并告诉日军,如遇小股中共部队,“可以使用武器抵抗,立即驱逐之,并负责迅速修复被破坏的交通”;如遇到大股中共部队,要一面抵抗,一面等待国民党军进行增援。在芜湖、扬州等地,由于一时不及派兵前往,何应钦命令当地日军暂且不要“集结缴械”,负责当地“治安”,不准投降日军将任何战争物资交给“不是国民党的受降机构”。  日军向国民政府投降 针对日伪已经从溧水、句容等邻近县份溃散的情况,何应钦立即命人“收编”了驻扎在南京城里的伪军刘启雄师,委任刘启雄为“暂编师长”,让他火速率所部开到溧水,“肃清”当地新四军的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活动。对于南京周边的大批伪军,何应钦害怕他们“向共军投降”,于是命令这些伪军在国民党接收部队的掩护下撤往长江南岸,并交给戴笠改编。不仅如此,何应钦还直接让国民党部队渡江北上,对江北的新四军活动区域展开“搜索扫荡”。 蒋介石、何应钦等人把受降的权力据为己有,不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当地人民武装力量参加受降的行为遭到了中共和广大抗日军民的坚决反对。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进行了大规模反攻,向拒绝投降的敌伪军发起了坚决的打击,在从1945年8月中旬至10月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收复县以上城市197座,毙、伤、俘日伪军277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8万余支,各种火炮800余门,解放人口1870余万,取得了“反垄断受降”的伟大胜利。在南京周边地区,新四军和其他中共武装力量对何应钦派来的“搜索扫荡”国民党军进行了坚决回击,并成功缴获了大批日伪物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