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安禄山是怎样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与唐玄宗(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安禄山为人圆滑,深谙取悦玄宗之道

如同玄宗晚年在政治舞台上得意一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一样,安禄山同样钻营讨好玄宗之道。安禄山身形肥胖,有三百斤之重,玄宗问他这么大的肚子中装的是什么,安禄山对答道:“更无余物,止有赤心耳!”这样一来,玄宗便被哄得喜笑颜开了。他还不畏得罪太子,见太子不拜,理由是不知太子为何官,只知道有陛下一人,不知道储君是什么。皇帝看到如此忠心一片的臣子,更加加深了对他的信任。安禄山不仅知道要讨玄宗的好,还知道哄玄宗身边的杨贵妃,他不拜玄宗而先拜杨贵妃,玄宗问他为什么,他答道:“胡人先母而后父。”利用了自己胡人的身份不惜打破规则,极尽争宠之能势。

在处理信任危机方面,他也能下得一手好棋。杨国忠感受到安禄山对自己地位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除掉他,为此杨国忠也做了不少努力,“屡于上前言其悖逆之状”无奈玄宗不信。最后杨国忠只能一面对皇帝说安禄山必反,召安禄山进朝,召必不至,另一面激安禄山反。可安禄山听闻召见立马进京,亲手戳破了杨国忠的预言。就如同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有这样一回,日后杨国忠再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的话,想必玄宗也不会相信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安禄山起兵后很长一段时间玄宗都不知道,直到打到太原的时候才传来起兵的消息。

安禄山在与杨国忠的对弈中并没有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天宝十三年正月,安禄山在华清宫与玄宗哭诉:“臣番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杨国忠欲得杀臣。”安禄山在皇帝面前再一次用自己胡人的身份示弱,表面上说自己没有什么能耐却得到了陛下的看重,实际上却是在提醒玄宗他战功卓著,一片忠心,却反被奸人诬陷,委屈至极,希望玄宗能帮他做主。如此一来,不管他在边境上囤积了多么重的兵马,外界的评论有多么不利于他,但在玄宗心里,他已经为自己树好了忠心臣子的大旗。

      三、安禄山的战功卓著

不同于杨国忠只依靠曲意逢迎和裙带关系上位,安禄山却是掌握了一定征战功绩,这样的战功履历也是玄宗在当时所看重的。

张九龄在见安禄山第一面的时候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可见当时的安禄山便展现出了不俗的军事能力。不仅安禄山能征善战,他的部下也本领过人,田承嗣任前锋兵马使,“累俘斩奚、契丹功,补左清道府率,迁武卫将军”。他还对番人实行了怀柔政策“番人归降者以恩煦之,不伏者以劲兵讨之,生得者皆释而侍,锡以衣资,赏之妻妾。”安禄山也采用过诱杀的手段来刷新自己的功绩簿,诱契丹赴宴,喝醉之后斩首埋之,用这种方法先后诱杀数千人。

唐玄宗一直视安禄山是一位有能力,很忠心的将领,能帮助他实现开疆扩土心愿的不二人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