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末代皇帝剪辫风波 揭示封建皇朝的繁荣已到终点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自此大清入关以来267年的统治到此结束,而自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就在当晚,袁世凯剪掉了脑后的辫子,由大清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武昌起义之后,剪掉作为大清的标志之一--辫子,被看成是一些革命者与清王朝决裂的第一步。为此,民国政府专门发出二十九号公告,号令民众一律剪辫。当时到处都张贴着“自起义始,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的告示。
    实际上,早在1898年,康有为就向光绪提出断发易服主张。康有为极力主张剪辫,举出了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皆先行断发易服”的例子。
    许金城所著的《民国野史》中记述道:“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一些守旧分子仍拖着辫子,革命党人在街上强行施剪,后来改为上街宣传,教育人民自觉剪辫。
    在剪辫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风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