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昭君和亲后第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再嫁新任单于(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昭君的存在意义,远大于实际作为

“在匈奴,王昭君的存在意义,远远大于实际的作为。”蒋方表示,昭君出塞后对于汉匈交流的贡献,学界颇多热议,但是毕竟史料匮乏,她更愿意用存在的意义来看待昭君在匈奴的交流作用。

匈奴单于的妻子称为阏氏。王昭君则是呼韩邪的诸位阏氏中拥有“宁胡”名号的阏氏。这称号表明,“昭君和亲本身即有符号意义,代表两族合睦,边境安宁,表达了汉族人和匈奴人的共同心愿。”

昭君和亲后的第三年,呼韩邪死,昭君成了新任单于复株累若鞮单于的妻子。蒋方指出,自昭君第二任丈夫复株累若鞮单于开始,此后匈奴单于的称号都加上了“若鞮”二字,意即汉语中的“孝”。蒋方分析,“孝”本是汉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现在匈奴取“孝”用于单于称号,表达了对于汉人文化观念的向慕。汉匈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情感往往是种催化剂。“单于称号的改变恰恰发生在这两任单于之间,王昭君恰恰就是这两任单于共同的妻子,可以推想,她的存在就是单于在称号中增加‘若鞮’之名的机缘。”

昭君出塞热议千年

“王昭君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更是中国文学传播接受史上的著名人物,由此构成了一种文化的现象。”蒋方指出,同为和亲政治中的著名女性,无论是汉代的乌孙公主刘细君,还是唐代的文成公主,她们的遭遇同样引起民众的同情,唤起文人的感慨,她们也是古人著文议论或诗词题咏的对象,但是,无论是题咏的数量还是关切的深度,都无法与王昭君相比。

“以昭君为题的文学创作,不仅数量多,涉及到的文学体裁多,参与创作的人数多,覆盖了不同的社会阶层。虽然作者的地位不同,职业不同,但对昭君却有着共同的关注。显然,在古代社会里,“昭君出塞”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蒋方指出,在长达二千余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身处社会底层的百姓,还是自诩为社会精英的士大夫,“昭君出塞”这一话题总能激发人们的兴趣,引发人们的思考。这样一种文学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昭君之所以被持续不断地受到关注,让人们津津乐道,是因为她的遭遇汇聚了诸多的价值取向而成为一个可以不断探讨的话题。”蒋方说。

“自汉末魏晋以来,这些因昭君而感动的人们,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或有名,或佚名,都以各种方式将自己对于社会、对于生活、对于现实、对于历史的种种认识和种种思考揉进了‘昭君出塞’的话题之中。”蒋方分析,“昭君”二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名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人们在历史的昭君之外,又塑造了一位文学的昭君,也成就了一位文化的昭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