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受封之后的阮福映及后来的阮朝君主,只对清朝自称“越南国王”,对内和对其他国家均自称“皇帝”。阮朝顺化皇宫的正殿也堂而皇之的叫做《太和殿》。在1839年,阮朝第二位皇帝明命帝时期,更加将清朝所赐的“越南”国号废除,改为“大南”。 阮朝的这些违背宗藩关系规则的举动,清朝不可能不知情,但却置若罔闻。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清朝国力日渐衰退,已经无力采用武力干涉。其二也是基于想要与越南继续维持这种表面上依旧尊奉中国皇帝的关系,毕竟天朝上国,最重要的还是颜面。如果真的闹起来,越南国王彻底翻脸称帝,那岂不是让清朝皇帝丢了大脸。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国家想要和中国建立宗藩关系呢? 第一,得到了中国的认同,就可以增加政治资本。 第二,随着中国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想要通商必须借助于朝贡贸易,而朝贡贸易的代表,就是琉球王国。 中国和琉球王国的宗藩关系: 琉球王国介于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是东亚地区海洋贸易最重要的通道。琉球因此极为注重商业,所以长期以来跟中国保持从属关系,不仅大力学习中国文化,还绝对定期朝贡,甚至多次要求增加朝贡的次数,其中的原因,自然是沉醉于中国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的大量赏赐。 ![]() 而明朝对于琉球的“忠心耿耿”也是颇为感动,明武宗朱厚照就下旨:琉球久守节义,特许一年一贡。到了清朝时期,琉球王国在归属日本萨摩藩的同时也坚持保证和清朝的宗藩关系,这时候的目的除了继续贸易关系外,更是为了通过清朝的册封而限制萨摩藩对琉球的侵略。 这种政策一直延续到1875年,日本明治政府强逼琉球断绝和清朝的关系。而琉球国王尚泰在写给明治天皇的反对信中更加是如此描述清朝跟琉球的关系:自归清国版图,以其保护声援,乃可无忧外患,自建为国。有古来风俗之礼乐政刑、自由不羁之权利,上下雍睦,安居乐业,若离清国必失自由权利而招掣肘之累,国家岂可永葆? 常蒙受两国仁惠抚恤,皇国与中国之厚恩,两国实为父母之国,若不得向父国派遣使节,必然弃绝父子之道,若父子之道既绝,累世之恩既忘,何以为人,何以为国。 可见,宗藩关系对汉文化圈内人的思想影响之深厚。 不过呢,随着19世纪欧洲列强对亚洲的侵略,清朝的附属国不是被吞并就是沦为殖民地,清朝的宗藩体系崩塌后,也开始逐渐建立近代化的外交,比如和大韩帝国,日本帝国都建立了平等外交。(来自学史博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