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轶事:香港为何到1971年才废止《大清律例》?(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朱元璋在宣布将胡惟庸案扩大为胡党案的同时,还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惊天大事:下了一道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诏书,毅然宣布废除在中国已有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诏书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朱元璋说,我听说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之前是没有丞相职务的,只是到了秦朝才开设丞相,所以秦很快成了短命王朝,之后汉唐宋虽然出现一些贤相,但总的来说,丞相群中小人居多,丞相职务成了小人弄权专座了,所以,我宣布自今日起,本朝废除丞相制度,设五府六部都由皇帝统一管理。今后,我的接班人不许再设丞相,群臣有敢提出此议者,严惩不贷。

如此,朱元璋对胡党案穷追猛打的总目标真相大白了。与其说,朱元璋对胡惟庸恨之入骨,不如说他与中国丞相制度不共戴天。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同时,还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杀相之最”。在他手下,从李善长到徐达再到杨宪、汪广洋包括最后这位胡惟庸,无一善终。是丞相群中无一贤相、都对不起朱元璋?还是朱元璋对不起这帮丞相?

我们再来回放一个历史剧段落。央视播过一部《传奇皇帝朱元璋》,剧中朱元璋的扮演者陈宝国演出了神似的味道,其中一句台词生动道出了朱元璋的御相之术。当朱元璋搞掉前几个丞相,准备启用胡惟庸为相时,面对诚惶诚恐的胡惟庸,朱元璋提出“为相标准”——

“朕希望你是赵普,而不是赵高!”

谁是赵高谁是赵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一个是秦朝奸相,另一个是宋朝贤相。朱元璋希望手下多出如宋朝赵普一样的贤相,其实显露出的是一个病态皇帝对臣下的勉为其难。道理很简单地摆在那——

自古君与相大都呈前因后果之关系。君明相贤,君暗相奸。因为“终身不杀士”的赵匡胤,所以诞生了贤相赵普,因为混不吝胡亥,所以才有赵高的跋扈。

朱元璋早期打天下时,重用的丞相级别的文臣刘基朱升等人,不仅是大才,而且是大贤。属于贤相类。后来任用的杨宪胡惟庸,没有大才且心理阴暗,属于奸相类。这不是相的问题,而是君的问题,是君的心理和需要产生了变化。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那样,朱元璋由明君变为暴君,必然需要奸相来配合。

关于君明相贤,君暗相奸的道理,历史上的实例比比皆是。就拿朱元璋推崇的赵普来说,他也不是个天生的贤相。早年这个人的品质并不好,是个比较贪财的人,当了丞相也时常犯老毛病。有一次他病了,宋太祖赵匡胤登门去看望,看到走廊下堆有刚送来的十几箱礼物,就问是什么东西。赵普说是别人送的海鲜。老赵很好奇,打开一看,哪里是什么海鲜,全是干货——小颗粒的瓜子金。老赵心理很不是滋味,但比较想得开,对赵普开了一句玩笑,说:给你送礼的人,大概认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决定吧。

这句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你占便宜不要紧,但千万不要摆错位置,别忘了,起决定作用的可是我,我才是主人。

岂止赵普与赵匡胤的关系是这样,就是朱元璋反感的奸相赵高,也不是天生的坏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