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史上死法最惨的20大人物:死后脑袋被当夜壶(9)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0、晁错:腰斩而死。

汉景帝老师,看了景帝被诸侯王搅得寝食难安,建议削藩。七国起兵打着诛晁错名义,结果晁错愣是被徒弟腰斩,身体从中间被斩为两节,就是一时半会还死不了,还能哼几声。

西汉王朝两百多年,最精彩的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这一段,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轰轰烈烈。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人才辈出,英雄辈出,人物辈出。遗憾的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风流人物,并不是都有一个好的历史结局。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甚至死于非命,晁错就是其中的一个。

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了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景帝询问交涉进展。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景帝深以为然,拜为城阳中尉。其后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取得了胜利。

晁错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冤案,西汉这个王朝应该说冤案还是不少,比方说晁错之前的韩信,韩信的死是一个冤案,晁错之后的窦婴,窦婴的死也是一个冤案,但是比较而言,晁错死得最冤,为什么呢?晁错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而死,而他的这个政治理想,又是在他死后实现的,而且是正在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时候,被冤杀了,所以他死得特别冤,这个冤呢,也不是我们现在人看他是冤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冤。

晁错死的最大元凶是汉景帝。汉景帝上台之初,地方诸侯国势力强大,很多权利中央无法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削藩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汉景帝作为一名有雄心、且才干不凡的皇帝,他甘心诸侯割据的情况吗?不甘心,但是他能直接提出削藩吗?公元前154年,刘恒病逝,太子刘启即位,就是汉景帝。景帝即位初,宠信自己的老师晁错,提拔为中大夫。晁错为人刻薄有余,宽和不足,有政治远见,又手段强硬。他策划削藩,峻峭疾刻,加快了七国叛乱的速度;在如何平息七国之乱的问题上,他策划要刘启统兵亲征叛军,举措失当,终为仇家乘隙间言,成为刘启平叛套餐上的一道菜肴,令后人悲哀,自古忠臣没有好下场。

汉景帝提拔他的老师,作为学生,他能不了解晁错的性格与政治主张吗?但是老师,同时又是汉景帝最信任,也是最能够用的人。汉景帝任用晁错主持削藩,意在转移诸侯王的视线,即使削藩出现了问题,汉景帝也可以拿晁错作为挡箭牌。没想到削藩激起了七王之乱,七国之乱的口号就是“诛晁错 清君侧”,汉景帝为了尽快平息叛乱,从口号上打击七国叛乱之师,就必须杀掉晁错 ,而事实也证明了汉景帝这一步棋的妙。诛杀晁错后,叛乱诸侯王从道义上就处于不利地位,七国之乱很快也就被平息。

点评:身为老师,竟然不知道学生的阴险,被卖还帮着数钱。给差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