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开罗会议 捍卫国家主权 1943年11月底,中、美、英三国在埃及开罗举行高峰会议,商讨对日作战及战后事宜的处理。当时王宠惠已从外交部长转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随同蒋介石夫妇参加了这次会议。 中国政府对开罗会议极为重视,为参加会议作了充分准备。王宠惠主持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拟订了《战时军事合作方案》、《战时政治合作方案》和《战后中美经济合作方案》等三种出席开罗会议的具体方案。 11月18日,王宠惠等人陪同蒋介石、宋美龄从重庆分乘两架飞机赴开罗,21日上午抵达开罗培因机场,下榻于开罗西南十五公里尼罗河西岸的一家饭店,王宠惠与蒋介石夫妇同住一号别墅,以便及时协商和联络。 11月23日,开罗会议第一次正式会议召开。晚七时半,蒋介石、宋美龄赴罗斯福总统晚宴,并将《关于设立四国机构或联合国机构问题》、《关于过渡期间国际安全问题》、《关于德国投降问题》、《关于远东之问题》等四项政治提案交与美方,蒋介石与罗斯福达成了若干共识。会晤后,罗斯福总统命令美方人员依据双方讨论的内容起草会议公报。 1945年王宠惠(左二)与顾维钧(右二) 11月24日下午,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助理和顾问霍布金斯携公报草案与王宠惠商谈,王宠惠也把中方议案的英文稿交给了霍布金斯,当晚王宠惠把美方起草的会议公报草案译成中文。王宠惠认为美方起草的会议公报草案体现了双方磋商精神,内容与中方的各项要求基本吻合。但他也发现了一处错误,美方将澎湖列岛误写成小笠原岛,王宠惠马上将此反馈给霍布金斯,美方同意将小笠原岛更正为澎湖列岛。 随后,中美英三国幕僚正式开会商讨会议宣言事宜,英国代表认为初稿中对日本其他占领地区均未说明归还何国,而唯独说明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这样似乎不太一致,应将“满洲台湾澎湖当然归还中国”修改为“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王宠惠当即表示反对,美国代表也支持王宠惠意见,建议维持原案应归还中国之词句,最后讨论结果按照中美意见维持原提案。 在王宠惠据理力争下,公报内容基本上按照中美双方事前的拟订方案定稿,为战后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回归祖国怀抱提供了坚实的法理依据,而关于朝鲜在战后独立的规定,则体现了中国对亚洲弱小民族的关心和支持。所有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王宠惠功不可没。 王宠惠一生对中国法学建设贡献甚伟,1958年 3月15日,王宠惠在台病逝,安葬在静谧的东吴大学校园,墓碑“司法院院长王公宠惠之墓”为蒋介石亲笔所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