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昌义之 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官至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 中兴元年,出任辅国将军,建安王中兵参军,后为直阁将军,马右夹毂主; 天监元年,萧衍称帝,进爵为永礼县侯,骁骑将军,盱眙太守; 天监二年,迁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并击退魏军的进攻。天监三年(504年),进号冠军将军,增封二百户。 后梁武帝讨伐北魏,昌义之因功晋升为军师将军,迁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未拜,又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后为有司所奏免。补朱衣直阁,除左骁骑将军,直阁如故。迁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节。 天监九年(508年),昌义之出为持节、督湘州诸军事、征远将军、湘州刺史。天监十年(509年),昌义之以本号还朝。不久又为司空临川王司马,将军如故。天监十一年(510年),昌义之迁右卫将军。天监十四年(513年),迁为左卫将军。 天监十五年(514年),魏遣将逼荆山,扬声欲决堰。二月,梁武帝诏令昌义之率太仆卿鱼弘文、直阁将军曹世宗、徐元和等救援康绚。昌义之军未至,康绚等已破魏军。魏又遣大将李平攻峡石,围直阁将军赵祖悦,昌义之又率朱衣直阁王神念等前去救援。时魏军兵盛,王神念攻峡石浮桥不能克,所以援 萧宏兵不得进,魏军遂克峡石。昌义之班师后,为有司所奏,梁武帝以昌义之为功臣,没有加罪于他。 天监十六年(515年),昌义之为使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信威将军、湘州刺史。是年,又改授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昌义之为人宽厚,善抚士卒,部下也愿为其效死力。不久,给鼓吹一部,改封营道县侯,邑户如先。普通三年(522年),征为护军将军,鼓吹如故。 普通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即公元523年11月19日),昌义之去世。梁武帝深为痛惜,下诏书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并鼓吹一部。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赙钱二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谥号为“烈”。其子昌宝业嗣位,后官至直阁将军,谯州刺史。 四、裴邃 裴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与韦睿齐名; 初为刺史萧遥昌的主簿,后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萧遥光的参军。然后被重任。裴邃自己要求去边关效力,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击退北魏将吕颇5万军马的进犯。加封为右军将军。裴邃领兵征邵阳洲,大破北魏。进克羊石城,斩城主元康。又破霍丘城,斩城主甯永仁。平小岘,攻合肥。以功封夷陵县子,邑三百户。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曾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说裴邃要谋反,不被采信。裴邃镇守边关,屡败敌人的进犯。且实行屯田。仓廪盈实,省息边运,民吏获安。 后来升迁为大匠卿。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叛入于魏,魏军来援。以邃为假节、信武将军,督众军前往征讨。深入魏境,击破封寿,收复义州。又迁督豫州、北豫、霍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合肥。是岁,大军将北伐,以邃督征讨诸军事,率骑三千,袭寿阳。斩关而入,一日战九合,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屠安成、马头、沙陵等戍。明年,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颍之间,所在响应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众五万,出城挑战。邃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稚,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斩首万余级。其年五月,卒于军中。追赠侍中、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谥曰烈。邃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惮之,少敢犯法。及其卒也,淮、肥间莫不流涕,以为邃不死,洛阳不足拔也。 裴邃一生清正。早年以善做文章名重一方。后致力疆场,带军守卫边疆,并适时出击,开拓疆上,为南朝萧梁政权注入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