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三国演义》中谁的心机最重,很多人答案都是奸诈的曹操。要么就是司马懿。很少会有人想到贤明的刘备。刘备可谓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角色,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实,贤明。那有没有想过刘备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人呢? 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公元161年六月初六-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都说刘备仁慈、讲信义,但在赤壁之战前,老刘“五易其主,四失妻子”,整个给人不靠谱的感觉,弄得原本欣赏他的曹操也不敢带他玩。诸葛亮劝他取荆州时,刘备假模假样地说刘表和我同宗,“吾不忍也”。可到了成都,他不再跟“刘氏宗亲”刘璋客气,上去就抢。(假仁义,假道德这种事,刘备是常干的。)比如赵子龙冒死救回阿斗的时候,刘备要摔孩子。其实这事不用说就能看出来是刘备为了收买人心。要是换一个幽默的解释就是,备摔孩子就是意思一下,刘备手长,说是摔孩子,其实就是把孩子瞬间放到地上。 说到孙刘联盟,与其说刘备像个不知好歹的骄横小子,不如说他压根就没拿孙权当盘菜:赤壁之战时是人家孙权顶着压力和曹操面对面PK,刘备才趁乱取了南郡等地,还赖着不还,孙权要了几次没要到,也就忍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