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五:张须陀 瓦岗李密曾设伏将张须陀团团围困,“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基本接近长板坡赵子龙六出六进的现实版。 牛人六:罗士信 蔡东藩先生《唐史演义》中的一句话:“俗小说中,有罗成一人,想是罗士信误传。” 此语,我深以为然。 罗士信小小年纪,力大无穷,使长枪,其人有着严重的暴力美学倾向:喜欢“辄劓其鼻而怀之”,割下敌人的鼻子,装在自己的行囊里,回来后统计战绩。 《旧唐书》中记:“士信年始十四,固请自效。须陀谓曰:‘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士信怒,重著二甲,左右双鞬而上马,须陀壮而从之。 十四岁的罗士信从军,张须陀看他长得矮小,疑惑地说:“你不胜衣甲,怎么上阵打仗?”罗士信大怒,穿两层战甲,每层战甲大约重五十斤,两层就一百多斤了,惊得张须陀的下巴差点掉落地下。 罗士信曾“击贼潍水之上。阵才列,士信驰至贼所,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贼众愕然,无敢逼者”。 隋炀帝最欣赏张须陀和罗士信的悍勇,“令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将张、罗二人冲锋陷阵的场面绘制成图,珍藏在宫中。 ![]() 牛人七:单雄信 《旧唐书》称其“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资治通鉴》也说:“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马槊是隋唐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重型兵器,根据《武备志》上的描述,该兵器又粗又长,柄头有锤,锤端有钉,锤身遍布铁齿八行,柄末装三棱铁钻,既有大刀之利,又有长矛之锐,更兼斧锤之重,端的是无坚不摧、无厚不破的百兵之王。单雄信使用该种武器,足显臂力惊人。不过,《酉阳杂俎》记单雄信的武器名曰“寒骨白”,以枣树为枪杆,枪头达七十斤。 史学家赵翼评论单雄信,说他“挺槊追秦王”,“万人敌,瞋目莫敢当,使其事真主,戮力鏖疆场。功岂后褒鄂,名应并徐常。惜哉失所依,草贼同陆梁。” 可以说,单雄信天生就是一个战场上的斗士,一个威风八面的杀神,注定不会默默无闻的白头到老。 牛人八:段志玄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跟随唐高祖起义,屡立战功。 武勇代表作一:刘文静在潼关与隋将桑显部作战失利,军营已溃,段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冲锋陷阵中,段志玄被流矢射中左脚,为了稳住军心,他不动声色,“更入贼阵者再三”,终于扭转了败局。 武勇代表作二:段志玄在洛阳城下与王世充大军交战,王世充军大败,匆匆往城内撤,段志玄杀得红了眼,跃马扬刀追着王世充的屁股打,深入了敌军腹心,竟然马失前蹄,跌倒在地,被郑军两名骑将夹持着渡洛水,冷不防被他奋然腾身跳起,将两骑将拉坠马下,然后夺过一匹马,急驰而归,数百骑尾追其后,但无人敢靠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