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2、圣人降世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 3、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