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祖制,东太后慈安陵虽然建在定东陵的西边,但它紧挨咸丰帝的定陵,而西太后慈禧陵虽然建在东边,但它却远离咸丰帝的定陵,西太后慈禧的陵址明显低于东太后慈安,两宫太后陵寝位置的安排对于一个处处高人一筹的慈禧来说,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慈禧历来是一个争强好胜女人,哪能甘居他人之后。“惟我独尊”的个性使她一直在寻找机会,超越东太后慈安。这时一件突发事件使得慈禧抓住机会重修陵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已经修缮的陵寝拆除重修呢? 东太后慈安的死给慈禧重修陵寝带来了机会。慈禧一声令下,拆除重修。重修后的慈禧陵的主要建筑分为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是祭祀朝拜的地方,主要由隆恩殿,东西配殿组成。后寝是安葬西太后慈禧的地宫。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寝黯然逊色。慈禧陵的奢华程度表现在木材的选用上,那么,慈禧采用什么木材来修建自己的宫殿呢? ![]() 慈禧太后采用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来打造自己的万年吉地,这种奢侈不仅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当时的皇宫内也难以见到。即使这样,慈禧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木材上的超越,她要用黄金来贴饰自己的宫殿。当我们走进隆恩殿内,看到这里是金碧辉煌,精美绝伦。在大殿的金龙柱上我们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皇宫的太和殿、金銮殿内,所有的金龙柱上雕刻的金龙都是龙头朝上,龙尾朝下,而在慈禧陵这里却是龙头朝下,龙尾朝上,慈禧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修建慈禧陵究竟耗费了多少黄金呢? 其实,慈禧之所以采用大量的珍贵木材和贴金扫赤的工艺,把自己的万年吉地营造得如此奢华,其目的就是要显示她至高无上、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除此而外,慈禧太后把这种个性也展现在陵寝的石雕工艺上。在历代帝王陵寝的隆恩殿前的陛阶石上,雕刻的都是“龙在上,凤在下”的祥和图案,而在这里却变成了“凤在上,龙在下”,在其他石柱和栏板上也出现了“凤在前,龙在后”、“一凤压两龙”的图案。那么,这些石雕图案究竟寓意着什么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