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在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倒下之后,中国大地并没有实现太平。蒋介石和阎锡山等新的军阀又开始了新的混战。双方的参战兵力超过了120万,在这场空前规模的大战中,蒋介石如何依靠自己的手段和能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一、各派势力不均,最后引发了中原大战 1926年,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积极准备力量,计划派出军队进行北伐。这年年底,蒋介石统率10万军队踏上了北伐的征程。当时他们的主要敌人是两湖地区的吴佩孚、东南地区的孙传芳、东北的张作霖以及山东的张宗昌。在北伐战争中,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击溃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北方军阀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在北伐军进攻吴佩孚之时,西北的冯玉祥夹击吴佩孚。在北伐军占领江南准备进军中原的时候,山西王阎锡山反戈一击,开始进攻势力最大的张作霖。虽然张作霖的军队数量最多,有将近40万之众,但是阎锡山、冯玉祥、蒋介石等人的军队加在一起有100多万。在这样的压力下,张作霖选择了放弃京津地区,退回了自己东北的老家。  既然天下太平,这些新的军阀也就开始瓜分天下了。冯玉祥首先占领了中原地区,阎锡山占领了河北和北京,最为精明的是李宗仁,武汉、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都在他的手里。蒋介石辛苦了一圈,自己的地盘还是江南半壁江山。但是蒋介石换来了全国名义上的领导权,这对于政治手腕极强的蒋介石来说十分有利。蒋介石以中央的名义下令裁军,当然这里说的裁军是裁撤冯玉祥、李宗仁等人的军队,而蒋介石的军队一直在扩充。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傻子也知道下一步蒋介石想干嘛。在裁军过程中,冯玉祥首当其冲,因为他的军队最多,足足有40万之众。在蒋介石的种种政策之下,另外三方决定联合反蒋。 二、韩复渠、石友三先后投降,西北军几乎崩溃 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三人公开反蒋之后,两大集团的军队开始了一场大厮杀。其中中原是最主要的主战场,主战力量是冯玉祥的西北军,李宗仁的军队主要在湖南、湖北地区和蒋介石军作战,根本无法支援西北军。阎锡山真不愧是商人本色,他派出了军队支援冯玉祥,而自己的老底子没有一点问题。他自己似乎是在坐山观虎斗,他也是此后三大军阀中损失最小的一个。冯玉祥的西北军战斗力十分强悍,在战争爆发的初期一路攻城拔地,蒋介石军一时间似乎难以招架。但是时间一长,西北军的问题就出来了。西北军的后勤不足无法长期作战,此外西北军的武器也不行,很多士兵还使用着大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