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战事逐渐陷入了僵局,蒋介石军依靠良好的装备和充足的后勤稳住了阵脚,双方开始进入拉锯战。在战场上无法取胜,那就只能通过政治解决。蒋介石的智囊团果然不是吃素的,他们发现了西北军内部的致命弱点。第一是内部关系,冯玉祥对待手下的将领们十分粗暴,动不动既打又骂,将领们人心不服。第二就是西北军没见过世面,冯玉祥的西北军是几大军阀中最穷的部队,没有见过什么花花世界。这样的军队用金钱和女人就可以解决问题。果不其然,在蒋介石的封官许愿下,对冯玉祥早就心怀不满的韩复渠、石友三先后倒戈。冯玉祥想把自己的军队撤回西北,但是已经占据中原的士兵们不想再回西北。就这样又有一大批军队投降蒋介石,冯玉祥大败亏输,西北军全部崩溃。 ![]() 三、张学良的态度至关重要,阎锡山见好就收 在中原大战过程中,有一个人的态度至关重要,这个人就是张学良。他的父亲一代枭雄张作霖已经在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成为东北军的首领。当然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张作霖的儿子,谁会搭理这个废物。中原大战中双方陷入了焦灼状态,双方都在拉拢张学良。因为此时张学良手上还有将近40万军队,换句话说,张学良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双方都派出特使前往东北游说张学良,张学良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加入蒋介石的一方,将将来自己可以和蒋介石平分天下。而加入反蒋联盟就麻烦多了,那是和李、阎、冯三人四分天下,搞不好还要再和他们来一次大决战。这样算了,自己是得不偿失的,事实证明这个花花公子终于聪明了一回。 拿定主意之后的张学良率领20万东北军的精锐力量入关,他的目标是阎锡山和占据天津城内的桂军(李宗仁)。阎锡山本来就是首鼠两端,而李宗仁在天津的部队不多。在东北军的攻势下,北平和天津等地很快就落入了张学良的手里。此时冯玉祥的军队已经崩溃,李宗仁的军队在湖南也是处处挨打,阎锡山见大势已去决定和蒋介石和谈。经过各个军阀的一番你争我夺,阎锡山继续固守山西做他的山西王,冯玉祥将老本赔的干干净净,李宗仁也只能回到广西以图东山再起。蒋介石确立了自己在全国的威严。而张学良梦寐以求的得到了北平、天津等地的控制权,不过他没有高兴多久。还不到一年,九一八事变就发生了,他拱手把数千里山河送给了日本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