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沈荩:晚清革命人沈荩欲联络李莲英杀死慈禧(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新堤起义失败后,沈荩并没有泄气,他很快又潜入北京、天津等地。在天津,沈荩受聘为“报馆访事”(即记者),同时兼任一家日本报纸的通讯员,开始以记者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继续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八国联军控制时期,由于沈荩懂外语,且擅长交际,又有政治眼光和新闻敏感性,很快便与八国联军的部分人员混得相当熟悉。北京各界名流听说沈荩认识许多外国朋友,纷纷前去巴结。为了从这些贵族口里打听到有用的信息,沈荩尽量和他们把酒言欢,把各方面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
    1903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沈荩从一个满清贵族口中得知中俄两国要签订密约的消息后,忧心如焚,他决心在签约之前把密约内容昭示天下。但怎么才能获知具体的内情呢?他开始了四处的努力,一定要将密约的内容搞到手,并尽快在报端捅出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荩最终通过政务处大臣王文韶之子搞到了《中俄密约》草稿的原文。他不敢有丝毫的迟疑,迅速将《中俄密约》草稿寄给了天津英文版的《新闻西报》。《新闻西报》收到后当即原文刊登。随后,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载,日本新闻界还专门为此出了一期号外,这个爆炸性的新闻,在当时的社会反响可想而知。
    在报纸上获悉《中俄密约》丧权辱国的条款后,国内外舆论一时大燥。全国人都很是气愤,对腐败无能、一味讨好帝国主义的的满清政府更加失望了,革命运动随之风起云涌。在国内外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在随时都可能激化的革命形势的逼迫下,陷入难堪境地的清政府不得不放弃签订《中俄密约》的计划。
    中俄签约计划成为泡影。沈荩的一纸新闻,保全了国家的主权,赢得了那个时代新闻工作者的集体荣誉,可谓居功至伟。
    《中俄密约》的泄密,使颜面扫地的清政府气急败坏,他们立即派人全力侦察密约泄露的原因。此时的沈荩非但没有躲避清政府的追查,以一个革命家的冲天豪气,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联络李莲英,置慈禧于死地。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两个最要好的朋友——旗人庆宽和前翰林吴士钊。哪知软骨头的庆宽和吴士钊,在得知沈荩的想法后,恐惧不已,决定出卖好友沈荩以自保。他俩联合向慈禧太后告发了沈荩。于是,悲剧便毫无悬念地降落到沈荩的头上,1903年7月19日晚上,沈荩在北京寓所里被捕,落入了清廷之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