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傅雷仍有沾花惹草的坏习惯,不过都被朱梅馥很巧妙的化解了,朱梅馥有着西方思想又有着中国传统意识。当傅雷被批斗到了无生志时,朱梅馥很平静地看着傅雷喝下毒药直到身体冰冷,她竟然从容地把自己吊死在了铁窗的横框上,追随傅雷去了。傅雷与朱梅馥这样的爱情你是否会觉得很凄凉又很伟大,傅雷有才气,朱梅馥有志气,朱梅馥对傅雷的爱简直真的是不能再爱了。 我们高中时期都拜读过很多巴尔扎克的作品,那你是否知道这些作品都是谁翻译的呢?如果你有心的话,就会注意到很多傅雷巴尔扎克总会同时出现。傅雷是近代很有名的法语翻译家,他的翻译生涯长达37年,不过他一生命运比较坎坷,在文革批斗中愤然离世了,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翻译家。傅雷早年是从法国留学的,很喜欢法国浪漫的氛围,他一生的翻译生涯可以分为一前一后两个不同阶段,是以1949年为分开点的。早期的翻译大都是罗曼罗兰的作品,傅雷巴尔扎克被联系到一起还是解放中国时,傅雷开始着手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了,从1949年到1956年期间,傅雷总共翻译了巴尔扎克的六部作品,其中就有最有名的《欧也妮葛朗台》还有《高老头》等。傅雷短暂的一生翻译的只有34部作品而已,其中巴尔扎克的作品就有15部,傅雷巴尔扎克逐渐被人们熟悉。只是为什么到了解放全国的时候,傅雷才开始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呢?傅雷自己就说过,他很早是在1938年就想着手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的,直到1944年才开始翻译第一部作品,八年以后才出版成功,足以看到傅雷对这些作品的重视,并不全是因为现状的变化而变化的。傅雷一生翻译了15部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也能猜测出正是因为巴尔扎克笔下的辛辣讽刺还有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刻画,正是傅雷最欣赏和需要的地方。 ![]() 傅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翻译家,艺术评说家。可以说傅雷的前半生是诗意的,兢兢业业工作,对待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家庭美满,妻子温婉质朴。如果说把屈原比作一块美玉的话,那么傅雷何曾不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美玉呢?傅雷的死是让人心痛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是读书人的地狱,也许能够在那个年代存活下来的文人不多,但是仔细想想,他们的存活是辛运的,也是可叹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死去的人是懦弱的。傅雷怎么死的,文革时期的他在红卫兵的眼中是罪人,每天受着非人的折磨。很多历史事迹告诉我们英雄的出现是受人膜拜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骄傲,我们不难想象,在一个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这样的英雄是很难出现的。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中服毒自尽,妻子同时也上吊而死。他们是被迫害而死的,这样的迫害在现在看来是毫无人性的人类的自相残杀。无疑,如果这样的历史在重来一遍我们会怎么样呢?也许我们的选择也是同傅雷一样。文化是人类的瑰宝,但是不是每一段文化都是光鲜亮丽的,血腥的文化更让人愤慨!血腥的历史更容易让人铭记。我们其实知道傅雷因为文化大革命的迫害致死,他的死无疑是令人痛惜的,但是这样的历史事件也是应该让人们所铭记的。傅雷的死使我们的祖国失去了一位人才,但是还有很多后来人,所以,我们也不要失望,让生活充满希望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