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是由于常衮的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引得许多人不满,甚至连贤良之臣都有些意见,大历十二年(777年)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坚决执行自己的原则,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这样一个办法,非常严格,一来有效地阻断了买官之路,但是能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有些人盗换考生试卷,或者是故意剔除某些有竞争的才能之人,使得其名落孙山,所以说这种方法有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买官作弊之事自古以来都不会少,既然断了买官的路,就只得从考生的试卷入手,某些没有背景的考生就经常遭殃。 这件事也还好,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但是他自己本身不想要俸禄也就罢了,他还管了别人的俸禄,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性清高孤傲,不妄交游,为政苛细崇尚节俭,反对腐败。 ![]() 他喜爱节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节俭,尤其是对他不满的人,自己的俸禄只因他看不顺眼,就没多少,对他简直恨之入骨。 所以德宗即位后,朝廷中的某些官员联合宦官,诬陷他,成功将其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史,一路往南。但是这个刚直不知变通的人,没想过求取皇帝同情,回到朝廷之中,而是在看到当地落后的条件之后,直接留下,注重当地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