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黎元洪三当大总统之谜:各派间妥协的不二选择(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两个人这种形式的对抗早晚得出事,什么时候这个矛盾激发了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要不要对德宣战呢?黎元洪主张不宣战,以我们这个国力、兵力,拿什么跟人家打?段祺瑞主张宣战,为什么?他攥着兵权,他一宣战以后部队的地位肯定提高啊。当时黎元洪不同意,也很强硬,我总统不同意。段祺瑞要以国会的名义压他,黎元洪也不同意。这个时候段祺瑞想了个办法,他把各省的督军都招来了,就是各省的军事领导人,组成个督军团进北京。这些督军团开始也含糊,为什么?一宣战要他们去打仗,他们怕死,不敢去。段祺瑞说不用,我们宣战后只需要派一些民工到欧洲支援就行了,你们都听我的。这些人看段祺瑞大权在握,全说行,都同意了,集体宣布要向黎元洪施压,我们同意宣战。可黎元洪这个时候保持了少有的强硬,我就不同意。在他要支持不住的时候,有一件事出现了。
    英国的报纸把一个秘闻给揭出来了,说段祺瑞跟日本的军政府签了一个协议,有一亿元军事借款。这个事根本没通过国会,国务院总理就敢私自跟日本签这个协议,这不等于私自勾结日本吗?这个事揭露出来,段祺瑞威名扫地,这个时候黎元洪逮着机会了,一拍桌子,你有这事?我以大总统名义罢免你国务院总理的职务。段祺瑞也不含糊,带着自己的兵上天津,驻扎在天津,就跟黎元洪分裂了。中华民国的总统法规定,你大总统是没有权力罢免国务院总理的,我就跟你对着干,我要打到北京去。这时候黎元洪吓坏了,为什么?他手里没军队啊,要一打仗他非玩儿完不可。没办法,他得向外面借军队。借谁的呢?这不督军团刚回去吗?赶紧再召回来。召谁来呢?督军张勋。张勋我们知道,手下都是“辫子军”,后来进京把宣统皇帝弄回来复辟那位。把张勋叫回来,你得帮我跟段祺瑞打仗。没想到张勋有自己的算盘,刚才不是说“辫子军”复辟吗?张勋进了北京,把黎元洪撵下来,把宣统帝捧上台,复辟帝制。
    这一幕像什么呢?就像三国一开始,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要迎西凉太守董卓进来灭掉十常侍,平息叛乱,可没想到董卓有虎狼之心,进了帝都之后,横赋暴敛,把原来的老臣杀了个够。张勋其实等于复制了当年董卓进京的那一幕,把北京城闹得乌烟瘴气。段祺瑞的兵正好借这个机会打回北京,把张勋的兵马都缴械了。段祺瑞本来已威名扫地,借打“辫子军”平定张勋复辟的事情,又重新抬头了。黎元洪反而不行了,他从大总统位置上灰溜溜下台。国会不少人说就是他把张勋弄进来的,甚至说复辟帝制都是黎元洪指使的。黎元洪威名扫地。没办法,只好回天津去了。
    
    黎元洪到了天津,你看他政治上能耐不大,可他是个经商奇才。到了天津,他心灰意懒之际,用手里的钱,开始办实业、开矿、办银行。五年的工夫,这黎元洪发了大财。黎元洪这个人确实有些抱负,除了经商以外他办小学、办大学,他是天津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还拿出大量的钱准备办江汉大学,就是后来的武汉大学。黎元洪当时在天津置下很多产业,他办了中国远洋货轮公司,从香港出发经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等于开创了中国最早的一条远洋航线,填补了我国近代运输史的一个空白。因此黎元洪在经商这段时间,干得风生水起。可是我们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这个位置特殊,早晚还得有人惦记。
    果不其然,黎元洪被撵走,谁来接替民国大总统?按规定是副总统。副总统是谁?冯国璋,冯国璋上来当这个大总统。可这时候他跟段祺瑞的矛盾更加尖锐。为什么呢?北洋新军是袁世凯创办的,北洋新军分裂之后,各派军阀混战。段祺瑞领导的这拨叫皖系军阀;冯国璋、曹锟的叫直系军阀,管着北京周边,河北这块;张作霖的是奉系军阀,管理沈阳那边;阎锡山是晋系军阀,管着山西。黎元洪没兵,跟段祺瑞没法抗衡,冯国璋当总统可不一样了,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头子,人家有权力,也有军队,跟段祺瑞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段祺瑞把冯国璋撵下台了。
    撵下台后谁来当总统呢?段祺瑞自己不顶这个雷,他把自己皖系里头的一个老前辈徐世昌请出来,让徐世昌当大总统。可冯国璋下台了,徐世昌当总统,曹锟不干了,认为徐世昌当总统不行,曹锟带着军队又把徐世昌撵下台。撵下台之后谁又来当总统呢?曹锟自认当时资格不够,他也效仿段祺瑞,不敢顶这个雷,到天津请黎元洪。把黎元洪从天津请到北京,恭恭敬敬地把他奉为大总统。一个人要当了一回官,他总想着当官,经商再成功,觉得还是总统当得过瘾。在商人和总统中选一个时,黎元洪选了这个总统。黎元洪又回来当总统。可是黎元洪没有因为前一次跟段祺瑞的斗争,就学乖了。一上台,我得大展拳脚,干吗?首先要裁军。你想,一个军阀,给你捧上来的,你要裁军,直接针对他,他能干吗? 1923年年初曹锟贿选,再次逼黎元洪下野。
    黎元洪下野后,致力于实业,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黄陂商业银行总董事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董事等。据统计,他一共投资企业45家,其中银行17家,工厂12家、煤矿6家,总投资额达数百万元。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
    我们回头看黎元洪,虽然他在政治上没什么大作为,可是在那个特殊历史阶段,利用他的声望,把革命军政府立起来了,对历史来说他是做出了功绩的。而且后来他办教育、办企业,确实有不少的功劳。从道德方面来讲,黎元洪确实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好人。他的悲剧在于手里没有实权。严复曾评价黎元洪说:
    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国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
    这可算是中肯的评价了。
    那么,既然知道黎元洪“不足以保其国”,为什么还把他推到那个位置呢?因为只有他上来,才能保证下面各个派系利益的均衡。如果一位有能耐的上来了,那几个派系认为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害。所以就是得选一个老实人、窝囊废,选一个没实力的上来,不会伤害现在既有的利益集团。
    有时候,历史需要无能、窝囊的领导人,这一点从黎元洪身上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说,黎元洪应该是在当时风云际会的条件下,能够被各派所接受、达成平衡的唯一一个关键人物。尽管他没什么实力,尽管他的手段不够狠辣,甚至有些窝囊,但是历史还是把他推上了潮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