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司马昭尽管在历史上背负了权臣的名声,但是在客观实际中,司马昭的所作所为还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的作用,他是三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在东关战役中,就军事指挥特点看,诸葛诞与司马昭以前经历的主要战役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相比,明显不是一个水平,同这次战争后司马昭在平定关中,征服灵州,平定叛乱,招抚北方蒙古高原少数民族,以及在淮南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曹爽伐蜀战役中,司马昭就对夏侯玄提出险地应该谨慎、不可久留,并且判断出了敌军会抢占各险要防御。 ![]() 就战后对军事失败责任的追究看,不仅司马昭作为监军要处罚失败责任,而且朝议也要处罚众将。而司马师表现得很有政治头脑,首先负主要责任的诸葛诞是司马氏的姻亲,他是司马懿的亲家,是司马师弟弟司马伷的岳父,而胡遵、王昶、毌丘俭等多数都是司马懿的旧部,或者有交情,罢黜、打击他们会削弱司马氏集团,而且司马师知道王昶、胡遵等人都是恩怨分明,不会忘恩负义,所以用宽容和安抚对待他们,同他们建立更亲密的感情。即使有个人野心,对朝廷有异心的诸葛诞也对司马师有好感,后来毌丘俭起兵反对司马师的时候,诸葛诞也能感念司马师对他的恩德,支持司马师平叛。 于是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