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李陵投降匈奴被封王后 是否与汉军正面打过仗?(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李陵无以赎罪。他赎罪的方式是消极怠工。单于很看重他,让他封王拜婿。李陵在匈奴呆了二十五年,和他的太太跖跋氏生养了几个儿女,余则基本无所事事。惟一一次,汉遣军回击匈奴的时候,其中一支是御史大夫商丘成所将的三万余人(《资治通鉴》曰二万余人),“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叁万馀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王夫之觉得这是李陵死心踏地地为匈奴打汉人的依据。不过,却另有研究者指出,李陵深谙战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又兵强马壮,怎么可能打不过兵力还不及自己的远军疲兵,还被杀得大败?是因为李陵有心纵敌(汉军)啊。
    其实,与李陵前后投降匈奴又备受重用的名将亦不少。他们的特点是安之若素——至少在着字不多的史书中是如此。比如说,居奚侯城的塞外都尉李绪。他在被匈奴攻打之后,不得已,降,还担任了匈奴的练兵的统领。具体职位不知,然,李绪的待遇十分高,比李陵还高;甚至在李陵派人刺死李绪后,大阏氏也时时想着为李绪报仇。与李陵在匈奴同朝为王的还有卫律。卫律原本为胡人,生长在汉地,被李延年推荐出使匈奴;后李延年被族,卫律又从汉逃回匈奴。单于立其为丁灵王,常伴左右,有事常与议。就是这个卫律,如鱼得水,欢快地介入到匈奴的政治斗争当中,成为匈奴的一代权臣,在匈奴史上亦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一笔。
    匈奴的自次王赵信,更是一降再降。他原是匈奴人的小王,后来战败投降汉朝,改名赵信,封为翕侯,为汉立下诸多功劳。但他在元朔五年出击匈奴的时候,3000余骑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投降匈奴,被封为自次王,还娶了伊稚邪单于的姊姊。后来在汉匈对战中,赵信献计,匈奴置精兵于漠北,以逸待劳——只是后来仍然大败而已。而李陵的上家贰师将军李广利,时运也不济,虽掌重兵,却庸碌无能,多见败迹。后因谋立太子等事,远在匈奴的李广利只好投降匈奴,李家被武帝族诛。单于将女儿嫁给他,立为王,地位在卫律之上。不久后,他就死于卫律的谗言。李广利也是一个悲剧,却不是英雄的悲剧,而是庸人的悲剧。
    
    汉匈长期战争,降将多如牛毛,封王封侯的亦不在少数,但赵信、卫律、中行说,甚至李广利之类的,谁都没有像李陵那样,在“降”这个字上陷入如此深沉的痛苦。其实,如果重回历史,也许会发现,那些降将个个都与李陵一样,有不得不降的不得已;甚至,李广利与李陵的叛国性质也并无不同。为何李陵却能赢得后世的诸多同情与谅解?或许,这与史书作者对李陵的刻意诗化有关:庸人的叛逃不过是为了求生,英雄的叛逃却让我们难免心有戚戚,他那句泣下沾衿的“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令人顿觉宇宙苍穹茫茫缈缈,无可容身——总有一种叫做命运的东西,兜头兜脸地扑过来,把我们彻底打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