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范蠡在功成名就之时为什么隐退?原因为何(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范蠡为什么隐退
    范蠡在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之后,正是功成名就加官进爵之时,他却反而逃命似得离开了越国,这是为什么呢?范蠡在离开之前曾劝他的好友文种与他一同离越。

范蠡对文种说:“有一句古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鸟儿都被打光了,打鸟的弓也就要被收藏起来了;兔子都被猎杀光了,就轮到杀猎狗吃肉了。勾践大王有长颈鸟喙刻薄之相,为人心胸狭窄,在落难之时还能收敛自己的天性与我等共赴患难,一旦尊贵显达志向得以伸展必定不再隐忍,对我们这些功臣起戒心,这样的人是不可以共富贵的。我们还是趁早离开越国把。”
    文种不受,他认为是范蠡杞人忧天,太过小心了,于是范蠡只能独自离越,文种则留下享受荣华富贵。最后果不出范蠡所料,文种没过多久就被勾践赐死了。范蠡预先料到了杀身之祸,这不仅是他有识人之明,而且还行动果决,早早的离开越国,防患于未然。
    范蠡劝诫文种所打的比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从后也成为比喻事成之后抛弃有功之臣的成语。后世的诸多文武开国之臣都以此警醒自身,免遭杀身之祸。
    范蠡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他兴越伐吴,功成之后明哲保身避免了杀身之祸。离开庙堂又以经商之才名动于诸国,为后世盛赞为“财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