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洋洋洒洒说了老长一篇话,实在罗嗦得紧,作者捡要紧的说。“大王明鉴,善始善终这件事,不必强求。我为先王立下大功,就是宣扬了先王知人善用的事迹;而我避免杀身之祸,也是全了燕国和先王的颜面。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我从来也没敢给大王您抹黑,给自己洗白啊。”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这句话的典故就在乐毅这里。燕惠王也无法,错原是自己铸下的,乐毅这里不卑不亢给了个软钉子,但又希望乐毅念着与燕昭王的旧情,不与燕国为敌,所以把乐毅在燕国的昌国君封号传给了他儿子乐间。乐毅后来还是和燕国互通往来,被燕赵两国拜为客卿,最终卒于赵国。乐毅的儿子乐间及其同宗乐盛辗转为赵国所用。看官可还记得廉颇奔魏前,和谁闹翻了?就是赵王想以之取代廉颇的乐盛,乐毅的本家后生啊,战国的圈子真小。 ![]() 话说乐毅能帅五国联军伐齐,又能在破齐主力后支开联军,独帅燕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确厉害,但是这里还有两位隐身人物的功劳,这两人就是战国名嘴苏秦和他兄弟苏代。苏氏兄弟都是纵横家,但同时也是成功的间谍。苏秦因与燕文侯夫人私通而不得已离开燕国,跑到齐国替燕国做间谍,苏秦死在齐国之后,苏代也是身在齐国心在燕。根据战国策记载,在五国合纵伐齐之前,燕国和齐国就打过仗,苏代争得齐王信任,两次率领齐军和燕军交战,故意不敌,前后致使齐国五万士卒被斩首。各玛丽苏编剧若是有心,苏氏兄弟的战国无间道,可是很好的古装题材,既有奸情,又有谍战,还有战争场面…燕国攻齐,胜利在望却功亏一篑;诸葛亮五次北伐,最终功败垂成。孔明自比为乐毅的时候,他是否想到这一节,冥冥之中犹如谶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