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个好色之徒。虽然唐朝对各个阶层的男女关系束缚不严,但一般的伦理道德观念还是存在的。唐太宗从来没有中断寻觅有姿色的美人充掖后宫,甚至在弟弟齐王元吉死后,把弟妻纳为妃子。庐江王瑷被杀后,他又将其爱姬留下服侍自己。在长孙皇后病死后,唐太宗性生活更加放纵,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唐太宗游猎、行幸频繁。唐太宗喜欢游猎,给当地的百姓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贞观十五年,唐太宗行幸洛阳,在温汤爆发了他的卫队的兵变。卫兵们“夜射行宫,矢及寝庭者五”,希望唐太宗能停止游幸。结果,卫兵们最后以大逆罪处死。唐太宗宫廷生活奢侈无度,为了修建宫殿,迫使大量戍守京师的部队穿凿池苑,以致在宫廷服役的各类工匠期满不能回家,有时,服劳役的哥哥去了,弟弟才能回来。 ![]() 网络配图 一般人认为,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具有纳谏风范的英主明君,但是在晚年,唐太宗却成为独断的“榜样”、拒谏的“楷模”。过去,唐太宗是引导、奖励官员上谏,接受意见也是从善如流。贞观十年以后,骄恣矜伐,不悦人谏,有的时候口头接受意见,行动上我行我素;还有的时候是知道大臣们要谏,躲避不了,故意先行威怒,吓得大臣不敢上言。魏征对唐太宗后期的作为,曾连续上疏切谏,但成效不大,大为痛心。特别是贞观十三年五月,魏征提出“人主善始者多,克终者寡”的“十条”之谏,唐太宗将这份奏疏挂在屏障上,视为座右铭,表示朝夕观览,但这仅是表面文章,行动上没有丝毫改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采取不光彩的手法,观看了记录君主每天起居言行的“起居注”,开了历史上最恶劣的先例。唐太宗晚期所犯的重大过错,是和他拒绝纳谏的行为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