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秦朝暴政,但究竟暴在哪儿呢?是“连坐、族诛”等严刑峻法?还是所谓繁重的劳役?当时天下初定,六国民众尚未归心,各地反秦势力蠢蠢欲动,大有颠覆大秦之势。此时若不施行严刑峻法,又怎么能压制众多反秦势力,“连坐、族诛”只能说明秦朝法制严明,不徇私枉法。就像共和国开国之初,面对各地的反革命势力,新生的人民政权不是一样施行了“三反五反”运动?对于劳役,修长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至于为让百姓修身养息就任凭匈奴横冲直撞。而阿房宫根本子虚乌有(据考古学家最新发现表明,所谓的阿房宫遗址上没有建筑的痕迹)。除此之外也许有人还会说到“焚书坑儒”,就凭秦始皇杀几个儒生,烧几本破书又怎么能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比?但汉朝却没因此在汉武帝时灭亡,而秦朝却因此灭亡,这岂不可笑? ![]() 网络配图 诚然过于严酷的政法会激起民愤甚至导致民变,但一个王朝却并不一定会因此而灭亡,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如此多被镇压的农民起义。苛政也许可以导致民变,但民变不一定能摧毁一个王朝。就秦朝而言,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乃至之后,秦军都拥有不可忽视的强大实力,但为什么在短短时间内,如此强大的秦军就土崩瓦解了呢?这不能不说和秦军的战略战术部署有莫大的关系。当时各地烽烟四起,六国民众纷纷举起反秦复国的大旗,锋芒锐利,势不可挡。而秦军的主要将领章邯等人还将秦军分散并派出涵谷关四面主动出击,迎击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各路叛军。殊不知叛军复国之心强烈,士气高涨,锋芒毕露,正面交锋必然会吃大亏。但章邯等人似乎不知道这些,遣军正面和叛军碰撞,结果丧师失地,大败而归。与秦军主动出击的惨败相比,秦军的防御战可谓是游刃有余,当时陈胜派大将周文常率三十万大军进攻一座区区数万秦军把守的小城,结果却在城下尸横遍野,大败而逃,而周文常也战败身死。这是因为叛军只是靠一鼓作气打仗,对于攻城战,士气早在一两场战斗后就再衰三竭了。由此我们不难想到,要是秦军没有主动出关四散迎击叛军锋芒,而是选择避其锋芒退守涵谷关,那么以秦军当时的实力就算关东六国之地丢了,也还可以保全关西的秦国故土不致于沦陷。况且就算一时丢了关东六国之地,并不代表就不能再夺回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