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观察,其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其在未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陵塔”之说便屡见报端。但塔式建筑缘何立于陵园之内,其功能作用如何?则少有人说得清楚。至于这座“陵塔”又为什么要建在陵园的西北隅,学术界的说法各执一词。 ![]() 网络配图 令人大惑不解的还有西夏王陵出土的文物。西夏陵残碑是西夏陵惨遭蒙古军队破坏的见证,更是研究西夏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从目前收集的三千三百多块西夏残碑来看,一处出土的残碑多则千百块,少则仅几块,除了仁孝寿陵残碑可缀合出一块能读通的16字西夏篆文碑额外,其它大量出土的残碑竟不能拼集出一块完整的碑文来。 从七处出土的残碑推断,大量的残碑至今没有被发现。于是人们猜想陵区内有碑冢存在。蒙古军队来不及砸碎的碑石,可能集中埋放在一个或几个大坑里。至于陵区出土的八九座石像座,獠牙外露,怒目圆睁,双 乳丰腴作蹲举状,有人说是碑座,有人猜想为柱础,至今没有定论,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它的面孔一直是若隐若现,迷雾重重。几年前,西夏王陵精确的坐标绘图在专家们的手中完成。不久,有人惊讶地发现,九座帝王墓的组成正是一个北斗星的图案,而它的陪葬墓也都是按各种星象的布局来设计的!这使西夏王陵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