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有关部门计划在成都市体育中心南侧改建地下停车场,邀请考古队对此地进行考古勘探后发现,此地竟是始建于隋朝的人工湖“摩诃池”遗址。经过近3年的不断发掘,东华门遗址不断给人带来惊喜,摩诃池、明蜀王府宫墙基槽等文化遗存重见天日。 ![]() 网络配图 在东华门遗址发掘现场,摩诃池附近还有两条卵石小径。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易立说,从五代到两宋,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旧址修建蜀王府。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蜀王府废墟上又兴建起贡院,只有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至此,历时1300余年,令南宋诗人陆游“一过一销魂”的“摩诃大池苑”消失殆尽,为后人留下无尽惋惜。 记者在东华门遗址发掘现场看到,一条明代修筑的南北向大道,宽10米,足够两车并行,可见蜀王府的奢华气派。埋藏在泥土中的雕花石柱、琉璃瓦当、碗盘杯盏,透露出王府昔日的辉煌。 考古发掘中,新清理30多米明代水道遗存,在水道之间,一排密集分布的木桩特别显眼,这应该和当时水面的亭台有关,是支撑水面建筑的基柱。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江滔说:“可以想象,当年王府贵族通过步道来到水榭歌台游赏园林的场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