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袁世凯的命值多少钱?结果高到令人吃一大惊!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于瀛台,过着郁郁寡欢的日子。而袁世凯则深受慈禧重用,官运亨通,升至军机大臣。这使光绪咽不下这口气,对袁世凯恨之入骨。当初光绪帝全权委托于他,却不料袁却卖身求荣,一夜之间形势逆转,变法夭折,光绪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朝中大权又重新回到了慈禧手里。而这一切,在光绪看来,全都是袁世凯告密造成的,不杀袁世凯怎解心头之恨呢?于是,光绪帝病危之际,曾留下遗言给隆裕皇后,命其杀掉袁世凯,为自己报仇,雪戊戌之恨,雪戊戌之耻!
     光绪、慈禧的相继归天,两宫大丧期间,隆裕皇太后无暇顾及此事。但光绪皇帝留此遗言的消息却早已传到了袁世凯的耳里。听闻此事后,他是吓得浑身瘫痪,可又不敢告休,怕引起朝中猜疑,那样会死得更快!一连数日,袁世凯都在苦苦思索着如何解救自己,渡过这生死难关。反复想了无数遍之后,他想到了小德张。慈禧在世时,袁世凯就与小德张有过不少接触,互相利用、内外勾结。现在,小德张正是春风得意时,他成了隆裕眼中的红人,也只有他能向隆裕说得上情。想到这儿,袁世凯不敢耽误,趁宫里宫外都忙着两宫大丧之事,还未来得及处理他时,他就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前来找小德张。事先,吩咐下人将一大堆金银珠宝悄悄地送进了小德张的府里。
     这天,小德张正在自家宅邸歇息,突然听闻袁世凯来访。两人彼此寒暄之后,袁世凯眉头紧锁,长叹一声。小德张故意装出糊涂的样子,拱身问道:“袁大人有何难事,竟如此长吁短叹?!”“不瞒公公,最近听说大行皇帝有遗训,要太后惩治我,为的是戊戌年变法之事。当年之事实在是迫不得已,公公在太皇太后身边供职,自然知道太皇太后的为人,我一人岂能承担那天大的事,并非我有意陷大行皇帝于危难之中啊,袁某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出那样的事。还请公公帮忙想想办法,再生之德,终生不忘!”说着,袁世凯竟老泪纵横,哽咽着望着小德张,满脸祈求。


     顺势袁世凯从怀中掏出了一张银票,上面赫然写着“30万两”,小德张猛地一惊,30万两白花花的纹银,这是他从来不敢想的数字。只要他一句话,这笔巨款就成了他小德张的了。可转念一想,收了袁世凯的钱,那就得帮人家办事。而此事又非同小可,万一有个闪失,将如何收场?袁世凯老奸巨猾,早看出了小德张的心事,又把银票向前推了推,说事成之后必然还会有重谢。小德张心一横,想着这些年辛辛苦苦也没捞着这么多的钱,事成之后还会有白花花的银子流进来,所有的忧虑都打消了。“若是这样,杂家也就愧领了,只是这事非同小可,须要细细商议,想个周全之策,以防有变。”袁世凯见小德张愿意帮忙,连声道谢,这才稍稍安下心来。
     两宫大丧已过去一个来月了,此时隆裕太后猛然想起光绪帝的遗训,于是召来摄政王商议,是否除掉袁世凯。摄政王听后,大惊失色,双手颤抖。他深知袁世凯如今手握重兵,爪牙遍天下,稍有不慎,必然导致政局逆变,事态难以预料。于是摄政王说道:“既有大行皇帝遗训,臣当尽力而为,必为大行皇帝报仇。只是,眼下袁世凯重兵在握,不可操之过急,太后容臣等从容计议。”
     摄政王回到家中,一直满脸愁云,不思饮食。醇王福晋小声地问他究竟为何事而烦恼,摄政王将事情细细道来。醇王福晋听了,深感吃惊,良久无语。原来这福晋正是荣禄之女,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告密,荣禄得到消息后,连夜进宫密报慈禧,这才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因此,袁世凯若是有杀头之罪,这醇王福晋的父亲荣禄更应算是罪魁祸首。醇王福晋将心中的疑虑说给摄政王听,摄政王连连点头:“我正是因此而为难,办与不办都无法交代,还是先与几位王爷商议再说。”
     第二天一早,庆王、礼王及世续、张之洞两位中堂被请至醇王府中,共同商议。大家面面相觑,默默不语。过了好长时间,张之洞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说:“戊戌变法失败,袁世凯有告密的罪责,然后幽居大行皇帝,斩杀谭嗣同等六人,确实是太皇太后的意思。今日若以戊戌之责处办袁世凯,恐难做成,因为那样,将太皇太后置于何地?若以其它罪责,现又无确凿证据,朝廷斩杀大臣必有可明告天下之罪责。依我之见,不如暂放其回归故里,待查明其结党营私,飞扬跋扈之罪成立,届时再杀不迟。”张之洞所言,众亲王都认为是万全之策,摄政王也只好将诸位大臣的意见禀报给隆裕太后。隆裕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堂堂大清皇帝,临终之托竟也如此难以实施。
     摄政王退下,小德张进殿伺候,见隆裕太后双眼红肿,神情呆痴,端坐在床边,心中猜想太后必有缘故,只是不便直问。婉言劝道:“太后还应以国事为重,保重慈躬。若有为难之事,外有摄政王赞助,奴才在宫中也会尽力替太后解忧。”隆裕听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心中的烦恼之事说给小德张听。小德张低头不语,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摄政王言之有理,袁世凯手握重兵,且杀之无名,很有可能会引发天下大乱。如今两宫大丧,局势未安,再也经不起大的变动了。奴才以为还是将他开回原籍,稳住人心,暗中派人监视,时机一到再依计而行。大行皇帝在天之灵也会谅解太后的苦衷。”
     隆裕太后擦干眼泪,召摄政王觐见:“就依众卿之议,开去袁世凯军机大臣及其它官职,遣回故里,容后再议。”当天下午,袁世凯即递上奏折,称他素患足疾,入冬即发,恳请开去差缺,回乡调治。隆裕太后准其辞归。
     次日清晨,袁世凯就收拾好行装,随带几名亲信迅速离京。临走之时,派一名亲信前往小德张府上,呈上二十万两银票,以示谢意。小德张在这一件事情上共得了五十万两好处。又在隆裕面前作了一番表演,加重了他在隆裕心中的地位。
     光绪帝的遗训,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岂不知,光绪帝的遗训是对的,袁世凯本就该杀掉,他们这一次放掉袁世凯就如同放虎归山,后来的袁世凯不但不领太后不杀之恩,而且与太后结下了极深的冤仇,他后来的灭清逼宫,就有难忘其仇的报复成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