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洋军阀势力中,有著名的“北洋三杰龙虎狗”之说。其缘起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署理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曾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时人将善操权谋于腹中的王士珍称为“北洋之龙”,将常行凶残于外形的段祺瑞称为“北洋之虎”,将忠于北洋且善于打仗的冯国璋称为“北洋之狗”。此三人中,段祺瑞赴德国学习过炮兵,冯国璋曾赴日本考察近代军制和日本军事,王士珍并未出过国。王士珍是“北洋三杰”中年龄最大的,为政常以“名士”自居,潇洒超脱。在民国政坛上,段祺瑞、冯国璋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心腹爱将。善于权谋的袁世凯对他俩人并不完全放心,常常用王士珍予以制衡,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因此,王士珍时隐时现,一时出来主持大局,一时又隐没还乡,悠游山林,极为神秘。誉之为“龙”,取“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那么,曾叱咤风云的“北洋三杰龙虎狗”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呢? 王士珍“引疾告归” 王士珍,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袁世凯窃居临时大总统后,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任命王士珍为六大办事之一,但实权最大。袁世凯称帝前,始终不肯在劝进书商签字,筹安会里的一些人曾对他恫吓,他也不为所动。一次,雷震春又来他办公室威胁他,他稳坐太师椅上,头也不抬地蔑然地说:“自己人嘛,不要来这一套。”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王士珍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1917年(国民六年)6月14日,别有用心的张勋借调停黎、段矛盾之名进京拥清废帝复辟。当张勋的辫子军到京后,王士珍命令守城部队打开城门,辫子军象潮水一般涌入城中。7月1日,王士珍随同张勋等把十二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清帝复辟。由于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场丑剧仅12天就以失败告终。段祺瑞又重新当上了国务总理,直系军阀冯国璋成为总统,王士珍继任参谋总长。 1917年(国民六年)9月1日,孙中山就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段祺瑞气势汹汹地要武力统一南方,而冯国璋则主张和平解决,并排斥段祺瑞,段不得不于11月15日辞职。由于王士珍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冯于19日任命王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此时王士珍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 王士珍组阁后,段祺瑞通过报纸对王士珍内阁大肆攻击,又唆使新交通系进行倒阁活动。王士珍被迫于1918年2月“引疾告归”,冯国璋封其为德威上将军。两年后,王士珍辞去所有职务,退出了军政界。之后曾任月薪500元的北京电车公司董事长。直皖战争、直奉战争时,王士珍多次以北洋元老身份出面调停。1928年5月,蒋、冯、阎向张作霖发动全线攻击。王士珍、熊希龄等人在北京发起和平运动,张作霖被迫退出北京,奉系军队临撤离时,骚扰北京百姓。各界公请王士珍当维持会会长,与各系军队联系、调停,维持北京社会治安,使百姓少受了兵灾。1930年7月1日,王士珍因患肠福,病逝于北平,终年70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