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袁崇焕诛杀毛文龙错在哪(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在袁崇焕请求增加东江部队粮饷时,皇帝就曾对“兵数减少而粮饷增多”表示怀疑,但大敌当前,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就勉为其难地批准了。三个月后,皇太极分兵入关直逼北京,使得崇祯皇帝这种潜伏了许久的不满,终于有了一个爆发的由头。

该杀?不该杀?

袁崇焕杀毛文龙,在朝廷上激起轩然大波——毛文龙该不该杀?

袁崇焕此举是同室操戈,还是为民除害?直到今天,学术界仍然见仁见智,争议不休。概括说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毛文龙该杀;另一种看法是:毛文龙杀错了。

认为毛文龙该杀的,分为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毛文龙该杀,杀得好。梁启超《袁督师传》引述程本直的话:“辱白简,挂弹章,可数百计也。是左右诸大夫皆曰可杀,国人皆曰可杀也。其不杀也,非不杀也,不能杀也,不敢杀也,是以崇焕一杀之而举国快然! ”他认为:“夫以举国不能杀、不敢杀之人,而督师毅然去之。 ”第二种意见认为,毛文龙可杀,但应先奏后斩,而不应先斩后奏。但先奏后斩在当时是否具有可行性?袁崇焕在《奏报》中说:“臣于是悉其狼子野心终不可制。欲擒之还朝,待皇上处分。然一擒则其下必哄然,事将不测,唯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法,诛之顷刻,则众无得为。文龙死,诸翼恶者,念便断矣。 ”可见,其先斩后奏,也是迫不得已之事。第三种意见认为,毛文龙有十二条罪状,可以借别的碴儿将毛文龙杀掉。查继佐《罪惟录》评论曰:“或曰调文龙御险,如矫抗,可杀也!”他说袁崇焕可以派毛文龙到最危险的地方担任防御任务,假如毛文龙不服从军令,就可以杀掉他。但实际上,假如毛文龙就赖在皮岛,你派他去他不去,你怎么杀他啊?你到皮岛也杀不了他,他还有几万军队呢。所以这个意见也不可行。

认为毛文龙不该杀的,也分为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毛文龙抗御后金有功,不该杀,杀错了。第二种意见认为,毛文龙有功有过,其过没有死罪,可严惩而不可杀头。第三种意见认为,毛文龙即使无功有过,“十二条罪”也不该杀,杀毛文龙是“同室操戈”。

毛文龙该杀的理由

从袁崇焕作为抗金前线总指挥官的角度来看,他有杀毛文龙之心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毛文龙不听话,挑战了说一不二的袁大帅的权威,以袁崇焕的个性是无法容忍的。其次,毛文龙囤积物资发战争财,而辽东前线最紧缺的就 是 军饷,不搞掉这只蛀虫,对全军的后勤是很不利的。其三,一些情报显示毛文龙准备投降皇太极当汉奸,以袁和毛的尖锐冲突,袁怎么可能去考虑毛这个议和是真是假?当然要杀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袁崇焕于是火急火燎地杀了毛文龙。

不错,以上的种种理由似乎都足以说明这个毛文龙该死。

然而,这些理由都只是看到了某个局部的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杀毛文龙是绝对错误的,对于袁崇焕是个错误,对于大明王朝更绝对是个错误。

那么,袁崇焕到底错在哪儿了呢?

毛文龙的正面价值

毛文龙作为唯一能在背后牵制后金的战略力量,他的存在对于正面战场处于劣势的明朝来说正面价值绝对超过负面价值。《明清史料》所收的两个题本最能说明问题。负责监察兵部的兵科都给事中张鹏云说:毛文龙所控制的旅顺附近的金复海盖四州,实为要地,与宁远可以呼吸相通,倘驻兵于此,平时可以壮声势,战时可以探虎穴。兵科给事中宋呜梧也说:兵法讲究犄角以牵制,多方以误之,当后金全师出击时,如能分疲其势,就能使其攻捣徒劳。如能掌控复州盖州以及东江一带,以窥辽沈,尤为全策。都旁敲侧击地肯定了毛文龙及其辖地在牵制后金军队方面的战略作用。夏允彝《幸存录》的评论还是比较客观公止的:“(毛)文龙当辽事破坏;之后,从岛中收召辽人,牵制金、复、海、盖,时时袭东,有所斩获,颇有功。但渐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又过多,朝论多疑而厌之者,以其握重兵,又居海岛中,莫能难也。 ”袁崇焕杀毛文龙其实也反映了朝论的这种倾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