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隋炀帝杨广为何背千古骂名沦为暴君(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两汉由地方官向中央推举人员以及举行制科考试,往往名不副实,走过场的为多。对此,最好的说明是当时的民谚,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①有趣的是曹操青年时代,即后汉末年,也曾举为孝廉,《三国志·武帝纪》谓其“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年二十,举孝廉为郎”。曹操的才能来得,自无疑问,但这位未来的政治家,“放荡不治行业”,与孝廉却联系不上。地方官推举的实际状况如何,可想而知。这是两汉时代官员集团的补充更新,以及文人入仕的一种方式。所以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是任官方式的大改革,从统治集团更新的角度说,杨坚的这一新措施与前朝相比,是历史的进展。
    但隋文帝时开的科目不多,仅“志行修谨”、“清平干济”等科。而且这几个科目与汉代的“贤良方正”、“孝,睇廉明”、“博学鸿辞”等相比,实质差异不大。所以,隋文帝的时代,只能说是科举的酝酿或萌芽。
    
    网络配图
    正式开始实行科举的,当是隋炀帝。据《隋书·炀帝本纪》载,大业三年(公元607),炀帝下选士诏书,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经邦,何尝不选贤与收采幽滞。……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隽,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
    由这份诏书可见,从炀帝大业三年起,科举列为政令,这项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措施,便从此正式开始。诏中还有“十科举人”语,指的是进士、明经等科目。唐人谓其科举上承隋制,此其渊源也。
    隋皇朝在割据势力膨胀和农民起义的战火中,很快就灭亡了。由杨广(也包括乃父杨坚)开创的科举,后人大都没有在意。其历史功勋亦远不能与其开运河相比,但影响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人们的思想心态,却是不可忽视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