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建宁长公主,也称为十四公主(1642-1703年)是清朝皇太极最小的女儿。顺治十年她的兄长顺治从众多臣子中,挑选出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作为十四额驸,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因此,吴应熊成为是清朝入关后惟一一个迎娶皇帝女儿的汉人额驸。 婚后,吴应熊由原来的"和硕额驸",增加了少保兼太子太保的头衔,不过,皇家舍不得建宁公主前往云南,于是要求吴应熊也得长留北京。这事儿大家心里都明白,有些话不用点透。 婚后夫唱妇随,倒也相安无事,政治婚姻自有它的好处,就是门当户对,不致于完全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8年。18年里,世事变幻,皇帝已是下一任康熙,而吴三桂已将南明的势力消灭殆尽,也因此被封为平西王,永镇云南。对于吴三桂来说,最高兴的不是封号,而是他六十大寿那一年,也就是康熙十年(1671),朝廷恩准公主、额驸以及他们的儿子吴世霖不远数千里到云南祝寿。公主的云南之行,让吴三桂的人生再登巅峰。皇家脸面,皇家恩宠,但建宁公主明白,自己去拜寿可不是寻常人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是要消除猜忌,主要消除吴三桂的猜忌,因为大刀已在手!  网络配图 其实几年前,建宁公主就已经知道康熙要做的三件大事——"漕运、河务、三藩",前两件与她无关,她虽是公主,却不能干政,但是第三件事真的不想不行,因为驻防云贵的吴三桂是三藩之首,是她公公,是她丈夫的父亲。顺治与康熙的心很明显,天下姓爱新觉罗,包括云南那块,那也不姓吴!但时机不成熟,还不到时候,让公主一家,这人质们去缓缓那老头的神经,让他先别动手。 公主的昆明之行,于是就有了更深的意义。国事她不关心,但是家国从来都分不开,尤其是象她这样的身分,家事就是国事,能否保全小家,她心里没有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