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诸葛亮和周瑜能力大比拼 周瑜和诸葛亮谁更厉害(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5 政治眼光:周瑜9,诸葛亮9。
    评价:
    周瑜气度开阔,胸怀天下,胆略过人,不畏强权,常有为东吴逐鹿天下之雄心。三国志记载:曹操大破袁绍后,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命令孙权送子为人质。孙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周瑜说:”江东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所向无敌,有何必要送人质?人质一入,就不得不听从曹操,有命召就不得不往,受制于人。而好处不过一侯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怎能与南面称孤相提并论?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全文太长,系半白半文摘要)
    
    网络配图
    这番言论非常强硬有魄力,对孙曹二人当时的政治情况分析也很到位,孙权听了周瑜的话便没有送人质。曹操心怀怨恨,数年后倾大军意欲入侵东吴,此次又是周瑜和鲁肃力排众议主张迎战,周瑜还为孙权精辟地分析了曹军弱势和我军必胜的原因,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周瑜最终以少胜多,在赤壁大破曹军。而赤壁之战也以孙吴的大捷和曹操的大败而告终,周瑜以他卓越的政治魄力和绝佳的军事才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奠定了东吴的基业。
    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应算是一种战略,前面已与周瑜的战略一起分析。而以政治眼光而论,个人以为孔明择主应算是政治眼光的良好体现,孔明选择刘备,而不选择孙权或曹操显然是非常正确的政治选择。此后联吴抗曹,东征后再联吴,都是非常正确的政治选择。故给予9分。
    总的来说,两人都是奠定本国基业的股肱之臣,平手。
    6 胸襟气度:周瑜9分。诸葛亮5
    虽然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把周瑜塑造成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但正史中的周瑜气度宽宏,胸襟广阔,三国志裴注云:“(赵)普……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敬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而同时代人也都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谋无不成,规无不细,“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等等。
    诸葛亮:陈寿《三国志》评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但从三国志中找不出关于他胸襟气度特别广阔的例子,而在史学界,关于托孤大臣李严为何被贬黜,诸葛亮是否排斥异己大权独揽的疑问依然争执不休,众说纷纭,有人评价诸葛亮是和霍光一样的“正直的权臣”,个人深以为然。从这方面看,诸葛亮的胸襟气度比之周瑜颇有不如。
    7 内政治理:诸葛亮9分,周瑜3分。
    评价: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对于他的内政治理三国志中有大量溢美之词,在此不一一转述。本传中所有对诸葛亮善于内政的理由,竟全是由陈寿和他人的评价赞美组成,严重缺乏实际证据,而诸葛亮传中6000多字的传记,其中竟有将近一半是对话和评论,与别人的传也大不相同,事例记载严重不足。但三国志毕竟是目前研究三国最可靠的史料,我们给予高度信任,因此仍打9分,给予高度评价。周瑜方面: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侧面亦可以看出周瑜的内政才干——
    
    网络配图
    1 周瑜二十岁就出任县长,三国志记载他很年轻就“恩信著于庐江”,建立恩信必定只能靠理民才干,而不可能仅仅靠军事才能。2 赤壁后周瑜当了南郡太守,而他一死,鲁肃和程普都收不住南郡,只能借给刘备,这说明周瑜当太守的能力很强,至少比鲁肃强多了。3 周瑜曾帮助孙策资助了不少粮草船只,对孙策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这也是后勤内政的一部分。4周瑜二十四岁就当了太守,驻扎在前线巴陵,除了军事,应该也监管当地民事的。
    总上所述,虽然周瑜内政上表现不多,但上述史料表明,周瑜只不过没精力搞内政后勤,并不是不会这方面不行,如果周瑜一直活下去的话,后来陆逊当的荆州牧,肯定是周瑜来当的。 但毕竟史书上对周瑜内政记载较少,因此只给予3分。
    8 气质风度:周瑜9,诸葛亮7。
    周瑜:三国志云”瑜长壮有姿貌“,翻译过来就是身材高大又有姿色,有姿色一词常用于女性,可以推测周瑜长相比较偏向秀气类。三国演义系小说家言,其对周瑜的描述”仪态风流,姿容秀丽“可以不予采纳,但民间更有美周郎之说,而苏轼更是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达对周郎风采的仰慕之情。
    诸葛亮:三国志云”亮身长八尺,姿容甚伟“,虽然伟字也是赞美,但在三国志里,写成“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就有刘表、蒯越、公孙瓒、何桢、何熙、张既、蒋干、彭羕、孙权、孙桓、程普、吕范、陆绩、张温、朱据等一大批人,显得非常廉价,可见这句形容只是表示长相端正,中人之姿而已。
    因此,周瑜9分,诸葛亮7分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9 艺术才华:周瑜8,诸葛亮6。
    三国志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已经达到世人皆知的地步。
    而在文学方面,周瑜留世的不多,只有从遗书上可以略窥其文采:“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这封遗书全部采用四字骈言,对仗工整,用词雅致,既体现了周瑜的战略思想和临死不忘王事的忠诚,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虽然这封遗书是周瑜临死前口述,时间非常仓促,但还是从中可以看出周瑜高超的文学修养。
    诸葛亮:诸葛亮主要作品是前后出师表。前出师表在正史中有记载,后出师表疑点甚多,盛传是其侄诸葛恪伪造。但在此处我们不以为非,相信乃诸葛亮所作。
    总评:周瑜文武全才,于文学音乐方面都颇有造诣,而诸葛亮从正史看,只体现了文学方面的才能。故一个给8分,一个给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