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是最不幸的。从幼儿即位来说,同治帝靠太后辅佐。有句古语,叫作“虎毒不食子”,有太后辅佐应该是很幸运的事。同治之前的帝王也曾经被太后辅佐,比如孝庄辅佐顺治帝和康熙帝,曾留下过母子或祖孙情深的历史佳话。可是,同治帝却很不幸,不但没有佳话流传下来,反而留下了母子相仇的历史记载。母子之间或因婚姻不睦而失和,或因太后贪权,推迟帝王亲政而反目,总之,是霸道的慈禧太后夺去了儿子的幸福生活。 尽管如此,这不幸的一切并不能成为同治帝没落的借口;相反,应该是对他的一个历史考验,考验他的帝王天赋,考验他的政治素质。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的人生,他的事业都一塌糊涂。考证历史,发现同治帝竟然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嗜欲之人。他年纪不大,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物欲要求。要么深入到八大胡同,狎妓于兹;要么游离于琉璃厂,遭人品头论足;要么梨园流连,粉墨登场;要么酒肆划拳,被人指点…… ![]() 网络配图 一个无律之人。同治帝是最无律的一个帝王,尤其是上学期间,肆无忌惮的表现,让师傅无奈,多次规劝无效,只有哀叹和摇头;让太后震怒,除了要动用家法之外,就只有哭泣了。 一个无谋之人。帝王无谋的必会遭到不幸,因为他们高处不胜寒。康熙帝8岁即位,与辅政大臣之间斗智斗勇,计除鳌拜,成一代明君,靠的是智谋取胜。而同治帝在与太后较量中失利了,在与皇叔较量中也失利了。所有的失利,只源于他是一个无谋之人。 总之一句话,同治帝不在状态,不在帝王状态。想当年,孝庄教育年幼的玄烨时,力图把他培养成最优秀的帝王,要求他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目不斜视,饮食有度,种种限制。玄烨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规矩,终成大器。两宫太后之于同治帝也曾想望子成龙,可事与愿违,他一切都不在状态。最终,同治帝自食其果,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成为清代弱爆的帝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