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这次长达500年的割据,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众多偏安一隅的王朝。首先是春秋五霸。齐国、晋国、秦国、宋国、楚国。还有一种说法是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总之,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全部偏安一隅。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标志,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出现了彪炳史册的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如果说,这一时期还处于我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前夕,将这些意图问鼎中原的诸侯国称为偏安一隅较为勉强的话。那历史进入东汉末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候,就是典型的偏安王朝了。 ![]() 网络配图 2、魏晋南北朝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相互间的兼并和讨伐没有停止。但相对于之前的混战局面,有了休养生息的迹象。因为当时三国首脑都有对外战备,对内修养发展的思想。比如曹操极力推行的屯田制和九品中正制;蜀汉“西和诸戎,南抚夷赵,外结孙权,内修政治”的策略;孙吴发展世家大族的统治政策等都是发展生产积蓄国力的表现。也都是安于自身境地谋求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的历史时期。除去前面三国鼎立的时期,紧接着就是一个寿命只有37年的大统一王朝——西晋。西晋的迅速灭亡,让历史重新进入小国偏安的历史局面。其后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一直偏安于南方半壁江山,而且全都建都在建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