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牧评价: “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比之楚、汉成皋。……及事就功毕,欲邀名于汉代,委身之道,可以为忠乎?”因为荀彧的目的是拯救天下,对汉朝并不怎么真心尊敬,所以在私人场合说一些僭越的话,比如把曹操比作汉高祖、汉光武帝,跟他的处事逻辑并不矛盾,并不能证明他支持曹操篡汉。 ![]() 网络配图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反驳杜牧: “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 这是把荀彧拯救天下的志向等同于忠心汉室了。实际上两者可以分开,荀彧在拯救天下的同时不一定要忠于汉室。 可惜对于荀彧反对曹操即位魏公的原因,分析上太倾向于道德,对荀彧整体的人生轨迹有所忽视。 无论如何,在强权的威胁之下,荀彧敢于挺身而出,对权势者说不,无愧于士人风骨,无愧于贤士之名,也无愧于人杰辈出的颍川荀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