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的建立,标志着唐经营西域的开端。随着突厥的衰落,原本向其称臣的西域各国,包括葱岭以西的昭武九姓胡国家(中亚的粟特人国家)纷纷遣使赴唐,唐在西域的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此后,吐谷浑屡次侵扰边境,唐太宗于贞观九年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分多路讨伐吐谷浑,迫使吐谷浑首领伏允自杀,伏允之子率众投降。东、西突厥和吐谷浑三大汗国的衰落为唐在西域盛势的迅速形成奠定了基础。 ![]() 网络配图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 年),乙毗咄陆可汗重新统一了西突厥,一改之前结好于唐的政策,挑唆高昌国王屡屡向唐挑战,并试图离间薛延陀国反唐。在多次向高昌发出警告无效后,唐于贞观十三年发起交河道行军征讨高昌。唐军连破高昌、西突厥军,控制了整个高昌国。贞观十四年九月,唐朝将高昌改为西州,并组建安西都护府,成为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军府,这标志着唐朝在西域东部地区统治的确立。 高昌灭亡后,唐与西突厥在西域的争夺日趋激烈。贞观十八年(公元644 年),在西突厥支持下,焉耆、处月、处密等部发生反唐叛乱,唐军兵分两路讨伐,得胜后在其地设置焉耆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唐与西突厥在龟兹决战中获胜,建立龟兹都督府。贞观二十三年,以降唐的西突厥部落在天山北部建立瑶池都督府。同年,建立庭州。至此,伊、西、庭三个实行郡县制的州均已建立,史称碛西三州,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责任编辑:admin) |